更新日期:2010/01/21 06:47:51
學習次第 : 進階

 

結 論 
 

  修持佛法時,試著記住七金剛論題的要義。如果我們熱切地學習此七金剛論題,所累積的功德將甚於供養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溢滿黃金及珍寶莊嚴的宇宙。事實上,聆聽及徹底瞭解七金剛論題的功德,大於菩薩持守身、語、意戒律數劫的功德。此外,對此教本的內容產生強烈信心所聚集的功德,大於長期修持四靜慮的功德。最後,《寶性論》本身宣稱學習此七金剛論題所累積的功德,甚于修持佈施、持戒及禪定波羅蜜多的功德。


  僅只學習如此一個教本,如何能累積甚于修持佈施、持戒及禪定波羅蜜多的功德?開展佈施心可累積極大的功德,終將增長個人財富;持戒重大功德,將帶來生於較高之道的快樂及圓滿的身相;禪定的成就,將使行者的心安住於定境,使一切煩惱暫時平息——還有什麼會比開展此三種卓越的功德更為重要的呢?


  自輪回解脫並完全證悟的主要障礙是二障:煩惱障及二元知障(所知障),因此,清淨、去除這些障礙至為重要。在究竟上,唯一能淨除這些障礙的對治,是梵文所稱的般若”——自禪定生起的殊勝智慧。由於沒有其他方法可剷除這些障礙,故開展般若是成佛之道極為重要的層面。但是,般若是如何升起的?


  智慧可分為三種:由學習升起的、由思惟升起的,及由禪定升起的。藉由禪定生起的智慧,我們能慢慢地清淨煩惱障、知識障及習性的微細障。除了完成證悟的究竟成果之外,真正的菩提心將在我們的存在之流中升起。成為立即的利益。開展菩提心能強化我們達到證悟的意願,使精進、禪定及智慧自然升起;菩提心的無間願力使菩薩不再落入染汙,並迅速得到最終的成果。


  但是,我們如何開展如此殊勝的智慧呢?最主要的,證悟是藉由圓滿離棄證知這兩種功德而達成,般若則由學習及思惟佛陀言說及闡明佛陀言說的論注——例如《寶性論》——而升起。因此,仔細研學《寶性論》,般若將綻放,我們將能達到圓滿證知的功德,這種行為蘊涵著極大的功德。


  第一類法教——佛陀的言說——涵蓋何種法教?首先,此類法教必定至為深奧、極富意義;第二,此類法教必與真相應和,因此自然是有益的;第三,此類法教必能平息煩惱;第四,此類法教必能指出平和與快樂這道。換言之,無意義、增加煩惱、引離平和與快樂的教導,必然不是佛陀的言說。


  我們只能仰賴佛陀本人的言說嗎?不儘然。我們也能信賴佛陀之後那些博學及修持有成的追隨者所撰著的論注。但是,如何研判一部典籍是否是可靠的論注?如果一部撰著的主題是強調佛陀親自授與的某一法教,且闡明解脫之道,則我們能認定它是可靠的論注。此外,我們應該慎防一味追求名聲、榮譽或財富的作者所撰述的作品。


  總而言之,彌勒尊者根據佛陀言說而撰著《寶性論》,使無數的眾生能受益於法教,並因研究《寶性論》而累積無量的福德;此外,研學《寶性論》能增長般若智慧。福德和智慧皆增長之後,我們將能離棄一切應離棄的、證知一切應證知的,因而揭顯我們的真正本性——佛性。

 

 

 

 

 

 

 

 

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佛行事業

創古仁波切

佛行事業 
 

  達到證悟之後,證悟功德有開展佛行事業的作用,這是第七金剛論題。佛行事業有兩個層面:
  ·任運自然
  ·無間
  任運自然的佛行事業
  

任運自然是什麼意思?這表示佛行事業是不費力的活動。當一個政治系統試圖宣傳其哲理時,這往往需要極大的努力及奮鬥,或動用龐大的財源以宜導其目的,甚至動員大批軍隊強行實施該系統。但是,佛行事業並不是如此。佛陀並未花費許多金錢去宣導佛法,也不需要龐大的軍隊去執行他的法教;然而,雖然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入涅盤,他的法教仍廣傳至許多國家及文化,這是因為佛行事業活動是任運自然的緣故。


  當佛陀住世時,他總共給予八萬四千種法門。當時有二千五百位阿羅漢達到相當高的證悟,然而他們的成就並不是因為佛陀的努力,而是由於佛行事業任運自然的力量。


  當弘揚小乘法教的利生時機成熟時,佛行事業任運自然地滿足這個需要;後來,廣傳大乘法教的利生時機成熟;再往後,廣傳金剛乘法教的時機成熟。然而,佛陀從不須刻意考量:現在,我應該傳播小乘法教,或現在,眾生需要的是大乘法教現在,我應該給予金剛乘法教。實際情形並非這樣,而是佛行事業的任運自然及持續不斷,使不同的法教在不同的時機呈現。


  當有待馴服的眾生是小乘弟子時,小乘法教自然盛行;當有待馴服的眾生是大乘弟子時,大乘法教自然盛行;金剛乘法教也是如此。這些活動自然、不費力、不著意地生起。


  就地理而言,小乘法教由菩提迦耶(Bodhgaya)往南傳至印度南方、錫蘭、緬甸、泰國……等;小乘則主要由印度往北傳至中國,然後由中國傳至韓國及日本;金剛乘則由印度傳至臨近的尼泊爾,然後傳至西藏,再由西藏滲入蒙古等地。這完全不是依循某一特定的計畫而發生的,這是一種自然、不費力、不著意的發展,隨時隨地,只要眾生成為適合這些法教的領受者,佛法就會自動傳播至此,滿足此需要。


  傳法時,佛陀並不須要評估所要馴服的眾生的性情,然後決定該用何種方法教導他們;對佛陀而言,選擇適合時機、地點及聞法者的適當法教是自然、不費力、不著意的。例如,當佛陀在瓦拉那西初轉法輪,為五比丘開示西聖諦時,他不須要強迫任何人圍聚在旁聽法,他並未籌畫此開示,心想:我將教導他們四聖諦。這並不是刻意的行動,而是不費力、任運自發的。二轉及三轉法輪也一樣是任運自然的。
  

無間的佛行事業  
  

無間的佛行事業顯示佛陀堅定、無量的慈悲心。什麼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希望一切眾生都從痛苦中解脫、並達到得獲永恆快樂的誠摯大願,因為諸佛無時不關切眾生的福祉,他們滿足眾生願望的活動是無止境的。簡而言之,由於佛陀的慈悲心是不間斷、無止境的,故證悟的事業活動也是恒常無間的。


  有一則故事說:從前有一位中國人,死亡之後往生地獄道,他所到的這個地獄像一間中國餐廳,許多人圍著一張龐大的桌子而坐,桌子中間擺著好幾盤中國菜;雖然桌上的食物看起來極為可口美味,但這些人卻苦不堪言。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筷子有六尺長,他們可設法用筷子夾起盤中的菜,但卻怎麼樣也無法把筷子上的食物送入自己口中。


  這位新到地獄的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番奇異的景象,突然間,有人出現在他面前,並說:你不應該到這裏,你應該去的的是一個地方。刹那間,他發現自己到了天堂。他又看到許多人圍繞著一張大餐桌而座,桌上同樣擺著許多美味的中國菜,他們的筷子也一樣是六尺長,但卻沒有人在受苦;圍著桌子而坐的這些人在互相餵食,每個人都用長筷夾菜喂坐在對面的人,因此每個人都吃到美味的食物,都很快樂。當然,這不是真實的故事,但是,卻是一則很好的寓言。佛陀說過:痛苦起於自私,快樂起於利他的意願。


  《寶性論》引用許多例子闡明證悟的無間活動。這些比喻闡述佛陀的色身如何不費力地示現、佛法如何永久及不費力地傳給眾生,及佛陀的證悟境界如何永續無間地存地。這些例子主要是用以表達真相的比喻,不要完全按字面的意義去瞭解它們。


  傳說中天神之王——天帝釋(Indra——住在名為全勝宮的宮殿、他與眾多的天神、天女生活在完美的欲樂與無限的快樂之中。如果地球上的人擁有一大塊極其平滑、光亮如鏡的青金石(帝青寶),天帝釋及其天界的一切情景將反映在其中;如果凡夫看到天界的一切享樂及天帝所擁有的財寶及榮華,並瞭解這一切完全都是善行的果報,他們將會充滿行善的決心與毅力。


  這是一種比喻,根據這個比喻,天帝釋無意把他的影像映射在某處的青金石鏡子中,這並不是他刻意營造的;雖然如此,這項行為也並非沒有意義,它具有鼓勵行善的效應。同樣的,佛陀的心並未刻意生起在某時某地開示佛法的意義,佛在世間的示現完全是任運自然的,法教的傳播也是如此。


  另一個例子是回聲響遍天界的大鼓。由於廣大的功德,天神有一個大鼓,安置在全勝宮的中央。大鼓任運自然地發出四法印的聲音:
  ·一切和合皆無常(一切行無常印)
  ·一切因緣皆是苦(一切行苦印) 
  ·萬法皆空無自性(一切法無我印)
  ·涅盤是寂滅之境(涅盤寂滅印)
  

大鼓並未造作所發之音,這個活動並非刻意計畫而成,是自然生起的。這個例子象徵佛陀的事業。佛陀從未思索:現在,我必須給予某人大乘法教,給予另人一小乘法教。佛的言說是任運而起的,不同的眾生有的把它瞭解成小乘法教、有的把它瞭解成大乘法教。佛陀任運自在的言說,任運自然地利益無量無邊眾生。


  第三個例子是雨雲。雨雲時而出現在空中,並造成雨;由於所下的雨,花、草、樹叢及林木得以生長,但是,雲並未想:我應該降一些雨,好讓花生長。佛陀的意也是如此,他從未想:現在,我應該生起慈悲的感覺,因為這對眾生有益。
  

這三個例子描述佛陀的身、語、意具有任運自然的功德。


  佛的化身像什麼?第一個例子是梵天王(brahma)。雖然他住在梵天,他仍然能化現其他化身到較低的天界;他不須要離開所住的梵天宮,這些化身自然能同時在各處執行他的各種願望。同樣的,佛陀不須離開法身本性,即能同時以報身及殊勝化身利益眾生。


  如同太陽不須刻意發光,而自然、不費力、不著意地將光芒散發至各處,佛陀的一切智慧化身不斷散發出全知、慈悲及力量的璀燦功德。


  如同滿願寶,佛心奧秘不可思議。在此,奧秘表示凡夫不可能實際瞭解佛心的境界。佛心如同滿願寶,因為滿願寶以無數的方式滿足眾生的願望。同樣的,或利用了義、或利用不了義,佛心藉由授與眾生適合其興趣及需要的法教而滿足他們的願望。


  另一個例子是回聲,這象徵佛陀言說的奧秘,自然、不費力地迴響,如同回聲自然、毫不著意地出現。


  虛空自然地遍及各處。如同虛空,佛的化身自然、不費力地化現,在任何需要之處顯現。這個例子敍述佛身及化身奧秘不可思議。


  最後,佛陀的事業如同大地般蘊涵一切清淨的現象,例如美麗的花朵、珍貴的寶石及深埋在土中的寶藏,及一切不清淨的現象。大地無分別地蘊涵這一切。同樣的,遍及一切的佛行事業涵蓋一切眾生,不論他們是清淨的菩薩、阿羅漢、獨覺者,或只是平凡、不清淨的眾生。諸佛不會想:他們已經是菩薩,不需要我們的慈悲心了。即使是十地菩薩,諸佛仍然一樣以大慈悲心看待他們。


  諸佛也以同樣的大慈悲心看待沉迷於貪、嗔、癡、慢、疑等煩惱的平凡眾生,他們從來不會想:我們無法幫助這些眾生,對他們生起慈悲心並沒有用,因為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感動他們。因為慈悲的佛行事業涵蓋一切,如同大地一般,無分別是其根本功德。
  前三個例子——天帝釋、天鼓及雨雲——代表佛陀身、語、意的奧秘,它們說明佛行事業任運自在、不費力、不著意的功德特質;梵天王、回聲及滿意寶的例子,則說明佛行事業不可思議的本性。
  

問答
  學員:仁波切可否多談一下大手印四瑜伽?
  

仁波切:大手印四瑜伽是專一、離戲、一味及無修瑜伽。這四種瑜伽的分別在哪里?通常四瑜伽的修持以的禪修為始點,以無修或完全證悟為終點。
  

專一表示心能完全安住於專注的對象。不修持禪定的人通常心很忙亂,注意力分散在各處,而專一的訓練則是學習把心專注於一個方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焦點。
  如實地證知心的本質時,行者將體認到佛性完全沒有任何複雜的思惟造作,即遠離戲論。離戲和證知佛性的單純層面有關。


  當一滴水融入大海時,它和大海融合為一;同樣的,雖然現象有不同的顯相,但心的本性覺知一切現象為單一一味。因此,當行者對心的本質認識逐漸增長時,他將契入一味的階段,瞭解一切經驗覺受、一切現象的本性都是相同的,都是一味的。


  無修無學表示行者已實際達到完全證知事物之如如本性、現實之根本狀態的境界,此時,行者不須要再做任何修學或開展,因為他已全然證知一切。在較低的瑜伽層次時,行者必須開展對證悟本質的證知程度,但是,一旦達到完全證知的境界之後,就不必要再做什麼了,一切都已自其中。因為這個理由,全然證知又稱為無修。
  

學員:凡夫如何能覺受到化身?
  

仁波切:習氣很重的人將無法親見證悟化身而直接得受法教,所以,這視業障而定;如果累積了足夠的福德,我們將可親見如此的化身。此外,如果沒有佛行事業,就不會有化身及法教。然而,將法教付諸實修與否及實修成就為何,完全決定於我們自己,否則,佛和上帝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學員:為什麼證悟者會老死?


  仁波切:瞭解現象的方法有兩種:事物如何顯現,及事物的真相。就顯相而言,諸佛化現出經歷生、老、病、死的化身,此真相的相對層面(世俗諦)和眾生共有的覺受一致;但是,就究竟的真相而言,這些全未真正存在——證悟化身並未真正出現,更不用提生、老、病、死了。然而,在眾生的經驗中,這些似乎都是真的,仿佛佛真正出世、住世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生病而死。


  學員:在什麼程度上,眾生可說是存在的?這是因為其了迷惑者對於他們的覺受嗎?
  仁波切:其他眾生的存在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概念或念頭,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概念或念頭。法稱(Dharmakirti)主張一切顯相或外在現象都是心。他解釋:房屋、樹木、山……,甚至地獄道,都沒有真正的客觀存在性,它們全都只是心的覺受及經驗。但是,除了自心之外,還有他心”——其他人的覺受與經驗。你經驗到的和我經驗到的不一樣,你可能經驗到我沒經驗到的,我也可能經驗到你沒經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考慮他心


  學員:當某一眾生達到完全證悟時,這個事件對宇宙間其他眾生有影響嗎?因為,一般而言,一切事物在究竟上是一體的,此時眾生在整體上是否有進步?例如,縫上一顆鑽石之後,一塊尋常的布的品質會因而猛然提升。


  仁波切:不!其餘的眾生不會有任何改變。例如密勒日巴、巴爾巴、帝洛巴及那洛巴證知一切顯相及存在性皆是遍在清淨的壇城、但是,他們的證悟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幫助,是不是?
  學員:當時我們並不在那裏,不是嗎?


  仁波切:我們或許不在他們面前,但是,我們活在某個地方。
  學員:什麼是四法印


  仁波切:四法印證明一法教確實是佛陀本人的言說。如同國王在檔上加蓋具皇室標誌的印章(玉璽),以取信大眾這確實是國王的令諭。同理,四法印是記述全然證悟之佛陀所授與的法教的四種特性。如果一法教具足這四種特性,即是證悟的法教;如果一法教與這四種特性相抵觸,則不是正法。


  四法印的第一印是一切和合皆無常(無常),亦即一切造作或聚合而成的事物都將毀壞、幻滅。


  第二,一切因緣皆是苦(苦)。在此,因緣和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有關。如果一法教符合這兩種記述,則與佛陀言說一致。


  第三,萬法皆是空性(空、無我)。任何現象或經驗的本性都缺乏具體的自我本體,因此是無我、是空性的。


  第四、涅盤是寂滅之境(滅)。這表示煩惱、業力等皆已不復存在。


  以上四種特性稱為四法印,也稱為佛法四大要義,是認證一法教是佛陀所授的記述(無常、苦及無我又合稱為三法印
  學員:您能否更詳細地說明回聲是佛語的比喻?


  仁波切:回聲的例子不是用來指示因果關係的,如同某人在山谷中喊哈囉!山谷回應哈囉!重點不在這裏;回聲這個比喻的要點是:回聲本身並未涉及思考過程或刻意行為,雖然我們聽得到回聲,但無法確切地指出回聲來自何處。同樣的,佛語的本質是空性的,但是仍然清晰可聞;此外,回聲不像具體的聲音具有一特定、可循的出處。
  

學員:瑞(格)巴(藏文rigpa)和慈悲為什麼是相等的?


  仁波切:當我們說瑞(格)巴(本覺)是非概念性的慈悲(無緣慈悲)時,意思是:雖然佛陀之慈悲的本質是空性,但佛對眾生的無量慈悲仍然存在,因為眾生誤解真相、是迷惑的;如果眾生不誤解真相,他們或許不需佛的慈悲。由於得受法教的需要存在,法教出現在已準備好聆聽的眾生心中;然而,法教並未出現在佛陀本身的非概念性之心或覺知。


  佛陀說:眾生認為我開示佛法。在他們的覺受中,有人在開示、有言說被表達,也有人得授證知萬法本性的法門。但是,實際上,什麼事情也沒生髮,這整個事件的生起是眾生的幻惑。佛陀只覺知到真相為何的智慧,他並沒有經驗到這些錯誤的覺知。


  學員:但是,他的確看見眾生了。然而,眾生在他眼裏不是本尊嗎?他不是覺受到本尊的壇城嗎?
  仁波切:姑且說有一個人在做惡夢,他夢見自己在濃密的叢林中被一隻老虎追趕,他非常害怕。一位有天眼神通的人坐在旁邊,看見這個人正在做惡夢,他知道這個人經驗到的並不是真的,他只是躺在床上做夢而已,所以,他打算採取行動,把這位可憐的夢者搖醒。佛就像是這個例子中的天眼通,眾生則像是夢者。佛知道一般眾生的迷惑及錯誤覺知對他們的影晌,眾生因為無法覺悟真相——或你所說的:本尊的遍在清淨——而遭受痛苦,因此,法教是必要的。天眼通覺知某人在夢境中的痛苦及搖醒他的必要。當然,睡覺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那個人只是安全地躺在床上——但是,由於夢中的經驗是不正確的,故搖醒沉睡的覺知還是比較好。


  學員:但是,他們的顯相是本尊嗎?


  仁波切:佛是否視眾生為男女本尊並不重要,因為眾生不如此看待自己;如果佛視眾生為已臻至清淨,佛就沒有必要給予眾生法教了。畢竟,如果一個人睡得很安詳,有人將他搖醒,他可能會很生氣;但是,如果他在做惡夢,另外一個人將他搖醒,他可能會說:多謝!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