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05 06:24:53
學習次第 : 初階
生命的連續性
劉立千
世人常說,死了死了,一死便了。佛家認為一死尚還未了,因為還有業緣未盡,所以眾生在這裏死了,又往那裏去投生,生生死死,輪轉不已,這個就叫做輪回。人們下一世投生什麼?變人或者變畜生,不由人們意願,完全受業力支配,即由前世造什麼因,才引生下一世的結果,這個就叫因果。輪回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論,沒有它,那麼眾生出輪回、求解脫、學佛修道之事就成全無意義的了。
所以人死了,並不是一死便了,要受輪回因果支配。軀殼是由因緣和合,或有為造作而生出來的,都是所作性,所作性就是無常性,即使宇宙的天體也不是自生的,是業力造作出來的,也是無常性,不過,它存在的時間比較長,但遲早要變壞的。任何事物都要經過出生、發展和滅亡的階段,人的軀體也是因緣和合物,也是要變壞的,沒有常性。那麼軀體壞了人就死了,是不是人一死因緣散了,就什麼都完了呢?在佛家看來不是的,人死了,心不死,因為心不是所作性,不是由造作來的,因緣是由心招聚來的,死亡不過是換換軀殼而已。一個因緣散了,另一個因緣招聚來了,因此舍去了舊的軀體,又換取新的軀體,這中間必有一個東西在聯繫、保持生命的連續性,這就是“心”。同時,從無始到現在.經過了多少劫數,輪回了多少世間,人們所造下的業果又儲存在哪里?死時又憑什麼將業果轉遞給下一世?因此一定有一個東西貫串其中,才能保持業果不失不壞。所以眾生死了,身中必有一個不隨之死亡的東西——緣起和合散了,它不散,又去輪回轉世,並由它負荷著這些業果,轉遞給下一世——這些都是心的作用。這個心就是你的本元生命。
這心又是什麼?在佛教的大、小、顯、密諸乘中各有不同說法,總起來不外顯密兩種說法。顯教說人死時投生轉世的是“識心”,識指的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如來藏的轉相,如來藏才是真心,阿賴耶識心是妄心。妄心有生滅,真心不變,無有生滅。阿賴耶就附在如來藏上,如來藏雖然體空,但它有力用,力用不失方保持了輪回的連續性。《楞伽經》說:“如來藏為真識,非真識滅,但業相滅。真識若滅,則成外道斷見”(南本31)。“若無識藏名,則如來藏者,無有生滅”(南本54)。因為如來藏滅,則生死流轉之根斷了,故說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說此心不死,對死亡不要有所恐懼,因為如來藏是不會死的,它就是生命的連續性之保持者。
如來藏不會死亡,只不過是換換新軀殼而已,那麼如何才能證到此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從而徹底解決生死流轉之問題?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指如來藏,就在各人身中。人身是由身心二分所組成。心分被無明實執所障而成為虛妄分別,故雖欲想證得如來藏清淨實相,但因有無明實執業力和習氣種子障蔽,真心尚隱藏在身中的最深處;身分在投生時又多被父母紅白胎垢層層覆蓋,加上全身的脈、風、明點均受垢汙,身心兩分均受業風障礙,故如來藏仍然沉淪在生死之中。無上瑜伽認為既要解決心的問題,還要解決身——即風的問題。風心二者是結合在一起的.此則是不可分離的如來藏,或名為最微細風心點子。若要把這些苦空無常的生命,轉化成為不變大樂的生命,則應通過圓滿次第淨化風心二分,使心分轉化為不變大樂,風分光化,轉化為空明色身,身心雙解脫,結合成為樂空雙運之身。所以說淨化風心不僅可以頓斷生死,而且可以用之修證成就為幻身、圓滿三身而成佛。
修習密法要真正先修前行,有個思想準備,若只是抱著試試看,不但是徒勞無益,而且易出偏差,危險很大。危險在什麼地方呢?無上瑜伽圓滿次第既為解脫生死問題,那麼生死是怎麼一回事,要先有體驗,然後才加以對治。現在生死還未到時機,故瑜伽行者修練中要模擬死亡過程,即四大收攝情況,瞭解那不滅的連續體——如來藏的淨光(最細的心),並熟識之,以便在臨終到來的時刻,使光明母子相會而獲得解脫。因此這裏有一個假死階段,若修不成,此時真的死去了,要想再轉來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有一個隨時都可以走的思想準備。若在關鍵時刻,你的厭離心、菩提心無基礎,你對世間還有牽掛,還有什麼事未辦完,或者還有什麼願望未了,又暫時不想走,但是此時後悔或倒退,都是沒有出路的,不但成功不了,而且還有嚴重危險,所以一定要慎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