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道源法師

 佛堂講話 第二輯 二、念佛與稱讚如來
 

 

念佛與稱讚如來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講幾句話,打打閑岔:

昨天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今天接著講第二大願「稱讚如來」,諸位留心聽著!下面分三段來講:

1.稱讚如來的釋義

稱是稱揚,贊是讚歎,如來乃世尊十號之一,亦就是佛。可是既然稱為佛,為甚麼又稱為如來呢?這即是十號中的「仿同先跡號」。過去諸佛皆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亦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如」過去諸佛而「來」,故名如來。如來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一切眾生都不知道,我們將如來的功德,說與一切眾生聽,即是「稱揚」。再將如來的功德,是如何的美妙,解給一切眾生聽,即是「讚歎」。這樣淺顯的解釋,對於稱讚如來,是容易明白了。不過我們還應當往高深處研究一下,因為十大願王出於《華嚴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所說的道理,都是甚高甚深的,我們講得太淺是不合經意的。

第一應當知道:所稱讚的如來,不是一位如來,乃是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的如來。如經上說:

「複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在這一段經文中,有四重無盡:一、剎土無盡。虛空之內,有無盡的剎土(世界)。二、微塵無盡。世界是微塵合成的,世界尚且無盡,微塵自然無盡了。三、諸佛無盡:這一重無盡之中,複有三重無盡;每一世界有一位佛,因世界無盡之故,佛亦無盡。每一微塵即是一個世界,因微塵無盡之故,佛亦無盡。這兩種無盡,我們還可以推想而知。至於第三重「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四、三寶無盡。諸佛是佛寶,「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是僧寶。有說法的佛,有聞法的僧,自然有法寶了。

我們知道了經文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之後,應當進一步研究經文中為甚麼要說這樣重重無盡的境界呢?說這些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我們有甚麼利益呢?

先講為甚麼要說這重重無盡的境界?因為事實是這個樣子!《華嚴經》是「直顯教」,「直」稱本懷,「顯」示自證,並不曲順眾生之根機,乃如來將自己所證得的境界,照樣說出來的,所謂「如證而說」。

或者有人說:如來所證得的這種境界,不見得是事實吧?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可有絲毫懷疑,決定相信這是「事實」。第一、要相信如來是不妄語的。大慈大悲的本師,決定不會誑騙他的弟子的。佛語不信,還信甚麼人的語呢?第二、如來的境界,我們可以「分證」的。只要我們精進用功,如法修行,如來所證的,我們亦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由於我們證得的一部分,就可相信如來證得的全部分了。所以佛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信仰。第三、由於科學的進步,竟能證實如來所說的境界,這便足以增加我們的信仰心了!例如:《華嚴經》中所說的,虛空之內,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今日的科學家,已經說明這是事實了。雖然現在的科學家尚不能證明「一一微塵之中,皆有微塵數的如來。」但是我們亦相信科學的進步是無止境的,將來總會證明的。

再講經中說這樣重重無盡的境界,對於我們是有很大的利益的,先就「增慧」方面說:我們的「真心」就是這個樣子,約空間說,則橫徧十方。約時間說,則豎窮三際。約本體說,則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交疏空明,玲瓏透徹,一多含容,重重無盡,猶如因陀羅網。可是因為自從無始以來,被「我執」、「法執」所障礙,竟將一個活潑潑的真心,變成一個死板板的妄心了。我們若能依照經中所說的重重無盡的境界,勤修觀想,則智慧日益增加,將來定會返妄歸真,恢復本來面目,究竟證得不可思議而本是事實的境界的。正如一個初學科學的人,必須依照科學家的指示,在天文臺中,望遠鏡前,歷歷觀察,一定會發現虛空之內有無數的世界,是一樣的道理。再就「增福」方面說:我們「稱讚如來」,有稱讚如來的功德,稱讚一位如來,有一位的功德。倘若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則定有重重無盡的功德了!所以要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以求重重無盡的功德。

第二、應當知道:稱讚如來乃是用的至高的「辯才」!如經中說: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海,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自在天王,有一彩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音樂而共相應,故名辯才天女。

「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即是應機無礙,善巧說法的才能,名曰辯才。分別之有四種,謂之「四無礙辯」,亦謂之「四無礙解」,又謂之「四無礙智」。蓋以得之于心曰智解,發之於口曰辯才。一、「法無礙辯」,於一切法無不通達。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說起「法」來,無壅塞、無滯礙,這就叫「法無礙辯」。二、「義無礙辯」,「法」是能詮的法相,「義」是法相所詮的道理,于一切義理無不通達。無論俗諦理、真諦理,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講起「理」來,頭頭是道,圓融無礙,這就叫「義無礙辯」。三、「辭無礙辯」,「辭」即是言詞,於一切言詞無不通達。無論中國話、外國話、天龍的話、鬼神的話,沒有不會的,所以說起話來,一切眾生皆能聽得懂,自在無礙,這就叫「辭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樂說」即是歡喜說。因為具足了前面的三種智辯,所以講經說法之時,自己歡喜,亦令一切眾生歡喜,這就叫「樂說無礙辯」,亦叫「辯說無礙」,解此複有七種:一、「應辯」,在很短的時間中,能應一切三乘五性眾機的要求,都使他們聽得滿願。二、「捷辯」,說法的時候,迅捷流利,不會結結巴巴的。三、「峻辯」,說法時,猶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亦若「居高建瓴,其勢難當。」四、「無疎謬辯」,所說的法,句句都稱理合機,絕無疎謬之失,這一種道理是最要緊的!假若不求「無疎謬辯」,但求「應辯、捷辯、峻辯」,縱令得到了,則恐流入於強辯、矯辯、佞辯之途,那就過失太大了!五、「無斷盡辯」,說法時,雖然時間很長,而中間不會間斷。猶如智者大師之「九旬談妙」一樣。六、「豐義味辯」,凡所言說,義味豐足,令聽法的人,當時覺到如飲甘露,如餐醍醐!過後回憶起來,猶然覺到義味無窮,這樣才算使聞法者得到法樂。設若說法的人,不求義味豐足,則聽法的人,便感覺淡而無味。如是,短時間,尚可勉強忍受。倘若長時間聽無義味的話,現代有一句諷刺形容詞,叫「疲勞轟炸」,是則人所不能忍受的了!那麼,怎樣才叫著「義味豐足」呢?第一、甚深如雷,但這並不是說,聲音很大,震耳欲聾,像打雷一樣。相反的是說,在近處聽,聲音並不很大。不過是由「臍輪發音」,其聲厚重,故曰甚深如雷。第二、清澈遠聞,說法時,不但字句清楚,而且聽得很遠,在遠處聽,聲音並不太小。第三、諦了易解,說理諦詳明了,容易生解。第四、人心敬愛,因有第一、第二之聲音好聲,以及第三之義理易解,故令人亦敬亦愛。第五、聽者無厭,因為說法的人說得義味豐足,所以聽法的人就越聽越愛聽了。具此五義,方成第六「豐義味辯」。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無論世間何人的辯才,更無過者了。總此七種,方得名為「辯說無礙」。

辯才天女,具有四種無礙辯才。我們要以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來稱讚重重無盡的如來,這樣方是普賢菩薩的第二大願。

這樣一說,恐怕我們對於「稱讚如來」是不能滿願了,我們不但沒有超過辯才天女的辯才,簡直連一點點辯才都沒有嘛!不是這樣說的,切勿自生障礙,要知道我們是學普賢菩薩發願,盡我們現在所有的才能,以最誠敬的心稱讚如來就對了。

2.稱讚如來的利益

稱讚如來,能除「惡口障」,能得「無礙辯才」。除惡口障,是「自利」之益,得無礙辯才,是「利他」之益。先說自利之益:我們凡夫,為甚麼要在三界之內,六道之中,輪轉生死,受苦無窮呢?因為我們造了十種惡業。身業有三種:即是殺、盜、淫。口業有四種:即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有三種:即是貪、瞋、癡。四種口業,俱屬於惡口,以都不是善言之故。單講惡口之業,即是粗惡罵詈的話。最惡的惡口,就是譭謗三寶,由惡口所生之障,名「惡口障」。或者有口不能說話,或者雖能說話而說不清楚,或者說世間話說得很清楚,可是說起佛法來便說不清楚,或者雖說法說得很清楚,而聲音不好聽,這都是惡口障。必須發願稱讚如來,方能消除此障。有些人不會用功,聽說惡口生障,便實行「禁語」。在胸前掛一個「禁語」牌子,逢人則舉牌以相示,並且指手劃腳以代語言,如是則直把佛法變成外道法了!要知道佛法勸人,只是不要說惡話,並不是完全不說話。假若不說話可以成佛,則世間的啞吧不是都成佛了嗎?但是說話要說善話,善話說得越多越好,稱讚如來,是最善的話!所以常常稱讚如來,自然就把惡口障消除了,這是「自利」。再說「利他」:唱贊、念經、說法,皆是稱讚如來,皆能令眾生得利益。經中記載:印度有一個惡國王,要破壞佛教,有一天晚上,月亮很好,國王騎了一匹大象,到郊外賞月。信步走到一座寺院門口,裡面有一比丘正在念經,聲調哀遠,音韻鏗鏘,所騎的大象,站在寺門口,趕也趕不走,原來大象在聽念經。這時國王亦注意到念經的聲音,越聽越好聽!國王乃叫開寺門,見比丘念的是《三啟經》,細閱經文,即悟「無常」,於是歸依三寶,大興佛教!念經尚能利他,則講經之利他,固不待言了。利他即是自利,例如我們發願講經弘法,本來為的利他,但越講越有辯才,將來得到「四無礙辯」,豈不是因利他而得的自利嗎?消除惡口障,引生無礙辯,這都是稱讚如來得到的利益啊!

3.念佛與稱讚如來

我們現在念佛的時候,同時即在稱讚如來。例如:在「上供」時,先唱「爐香乍熱…」的香贊,最後唱「天廚妙供…」的結贊。在「打普佛」時,先唱「戒定真香…」的香贊,再唱「彌陀佛大願王…」的中贊,後唱「蓮池海會…」的結贊,這都是屬於「稱讚如來」的。又如念佛時,每一支香開始,必先唱「阿彌陀佛身金色…」,這正是將念佛法門與稱讚如來的行願,融而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為主的,話說多了打閑岔,諸位還是打起精神來念佛吧!

+1

 

 





主持人
道源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