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

  緣起

  所謂的“藏傳佛教”——西藏密宗喇嘛教,是從松贊干布統一西藏時期,陸續由印度、尼泊爾與漢地等三方面所引進的“佛法”,再加上西藏當地民間宗教“苯教”的教義,所形成的一種混合式的宗教,這就是西藏的密宗。

  西藏的吐蕃王朝,自赤松德贊執政時期,從印度迎請寂護、蓮花生、無垢友、佛密等上師,來西藏大力的弘揚密教。吐蕃王朝大量引進密法的目的,是想通過發展密教,來打擊借助“苯教”反對吐蕃王朝統治的大臣、貴族、以及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

  密教原本是作為吐蕃王朝加強其統治的工具,被引入西藏的。可是,密教因為得到西藏吐蕃王朝的大力支持,在打擊苯教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最終反客為主,取代了吐蕃王朝的統治,走向了政治舞臺的中央。先是密宗薩迦派統治西藏70餘年,史稱“薩迦巴統治時期”;後來,密宗噶舉派打敗了薩迦派,建立了以朗氏家族為中心的中央政權,統治西藏260餘年,史稱“帕木竹巴統治時期”;再後來,密宗的格魯派——黃教,借助蒙古勢力,打敗了第悉藏巴政權,建立了噶廈政權,統治西藏,一直到新中國解放西藏。

  西藏密宗的發展,以西元841年的藏王朗達瑪除滅喇嘛教為基點,劃分為兩個階段,滅除以前稱為密宗的前弘期,滅除以後稱為後弘期。不論前弘期,還是後弘期,都是一個以——從印度、尼泊爾傳入的“印度密教教義”為主體的宗教。自西元八世紀中後期,西藏密宗所全盤繼承的——印度密教的教義,本質上是一個被印度教同化以後,僅僅保留佛教外殼的外道,是一個連佛門外道都稱不上的十足的附佛外道。因此全盤接受印度密教法義的西藏密宗,本質上是一個和佛法的修證完全無關的喇嘛教。

  在當代,按照中國政府的政策,除了歷史遺留原因外,西藏密宗不容許在中國內地傳教。可是,在國家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今天,西藏密宗打著佛教的旗號,不斷地向內地滲透,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家宗教局的高度警惕。

  中國內地一些善良的佛教信徒,被密宗的大小上師,以大妄語和鬼神通所籠罩,見西藏密宗的上師,好說“苦、空、無我”,個個是“活佛”“法王”轉世再來,能教人“即身成佛”,就以為西藏密宗真實是佛教,而信奉之,遂被引入和佛教修行無關的外道法中。鑒於這種情況,少數佛教正信的佛子,不忍見不明真相的善良佛子,被外道法所蒙蔽,遂公開向大眾說明西藏密宗喇嘛教的真相。密宗的大小上師,面對正信佛子的指正,皆無力回辨,被密宗誤導的極少數佛子,只是出於對密宗的盲目崇拜,就出面為密宗辯護,由此而引發了所謂的“顯密之爭”。

  這些出面為西藏密宗辯護的佛子,其實並不真正瞭解密宗的法義真相和歷史演變過程,因為被密宗所借助的佛教外衣所欺騙的緣故,因為被密宗的大小上師的大妄語和鬼神通所籠罩的緣故,因為自身的善根福德還欠缺的緣故,而與此密宗外道法相應,而出面為密宗喇嘛教辯護。正信佛子,為了救護這些佛子,回歸世尊清淨正法,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硬擠入混入佛門之內的附佛外道――密宗喇嘛教外道法,一一的找出來,進行破斥,使得這些完全違背佛教教義的外道法,不能再繼續危害佛子。在考慮到,廣大佛子,也包括信受密宗的佛子,其實對於密宗的教義,對於密宗的演變歷史,並不很清楚,因此,在檢點、破斥密宗的具體外道法的法義之前,不得不先從事相上,先從密教的發展、演變歷史上入手,冀希望佛子,對於密教先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簡述西藏密宗的發展過程,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在西藏密宗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政教合一,以追逐世俗政權和現實利益為目的的宗教形式。

  2,佛教對西藏密宗有著極為有限的影響。

  有關西藏密宗的歷史,參考:《布頓佛教史》《西藏王臣記》《賢者喜宴》《青史》《新、舊唐書》《西藏通史簡編》《西藏佛教史考》(矢崎正見著)《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聞》等。

  其中,《布頓佛教史》成書於西元1322年,該書是西藏歷史上第一部成型的教法史,作者:布頓仁欽珠(西元1290-1364)是著名的西藏密宗的喇嘛,夏魯寺的寺主。

  《西藏王臣記》則是由達賴五世洛桑嘉措所著。《賢者喜宴》(亦名《智者喜筵》)成書於西元1564年,作者:巴俄•祖拉成瓦(西元1503-1565年),是噶瑪噶舉派乃囊寺二世巴俄活佛。《青史》寫於西元1467年,作者是噶舉派著名喇嘛桂譯師•發努貝(西元1392-1482年)。

  以上史料,是目前研究西藏密宗歷史的權威資料,各個資料,相互之間如果有矛盾的地方,則採取比對的方式,盡可能的採取合乎史實的史料。大部分資料,網上都能夠檢索到,有興趣的佛子,可以使用百度、google引擎,搜索以下詳細的內容。

  第一章 西藏密宗是如何逐步獲取西藏的政權,並演變成一個政教合一的宗教政權的。

  所謂的“藏傳佛教”,本身是吐蕃王朝為了爭奪、獲取世俗的王權,作為加強王權統治的工具被引進西藏的,乃至到了中後期,“藏傳佛教”的喇嘛階層,直接介入世俗王權的爭奪,並最終獲取了西藏的統治權,從而走向了歷史舞臺的中央,成立了罕見的喇嘛教政教合一的政權形式。在這場曠世日久的政權爭奪過程中,充滿了殺戮、血腥和神秘,完全沒有了佛教徒所應有的出世與慈悲。

  第一節 悉補野“王朝”統治時期

  一,先介紹一點當代西藏的基本情況。

  西藏,在古代稱為“吐蕃”(蕃,音bo),位於中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北最寬約1000公里,東西最長達2000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北鄰新疆,東北緊靠青海,東西接連四川,東南界雲南,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接壤。國境線長達3842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當代的西藏自治區首府為拉薩市。有1個地級市,76個縣,1個縣級市。西藏自治區是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1991年末人口221.8萬,人口密度1.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國平均數的六十分之一。全區人口分佈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及其主要支流拉薩河與年楚河流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10人/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拉薩平原、年楚河中下游平原、澤當平原等地50人/平方公里左右,拉薩城關區附近達100人/平方公里以上。藏西阿裏、藏北那曲,人口特別稀少,往往百里不見人煙。羌塘草原北部甚至被稱為“無人區”。西藏是全國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區,1990年藏族人口為209.6萬,占人口總數的95%以上,其餘是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怒族、納西族等民族。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除一部分分佈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外,二分之一居住在西藏。

  二,悉補野“王朝”的世系。

  在遠古的青藏高原,就生活著西藏人民,他們引水灌溉莊稼,建立村莊,逐漸形成氏族。這些氏族逐漸形成諸多小邦,各有部落首領分別統治(《漢藏冊府》記載)。後來這些小幫通過兼併,終於出現了一個大王來統治這諸多的小幫。這個大王就是統治西藏的悉補野王朝最早的大王,名字叫作“聶赤贊普”。聶赤贊普以後王位的傳承,據達賴五世所著的《西藏王臣記》,記載如下:自“夏赤贊普”大王以後,經過天赤六王、上定二王,中烈六王,地德八王,下贊三王等曆二十七代,有拉托托日甯協王出世。

  自“拉托托日甯贊”王以後, 經歷“赤年宋贊”“仲甯德烏”“木龍袞巴紮”王朝,傳到“朗日松贊”王。我國史書《新唐書》稱“朗日松贊”為“作論贊索”,從“朗日松贊”王朝起,唐代史書對吐蕃情況有所記載。“朗日松贊”王時代,從漢地傳入星算及醫藥等術,吐蕃(古代西藏)和唐朝的往來,已經比較密切了。“朗日松贊”王娶“蔡邦薩•止瑪托迦”為妃,生了個兒子叫作“松贊干布”,這個松贊干布在日後,成為西藏劃時代的人物。

  三,古老的西藏自有的土著宗教——苯教。

  參考《世系明鑒》《紅史》《土觀宗派源流》《西藏王臣記》等記載,簡單的介紹苯教的一些情況。

  1,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遠遠早于密宗在西藏的傳播。

  據苯教的經典說:苯教在遠古時代就存在了,苯教的教主是“辛饒”,出生在象雄的韋莫隆仁,名辛饒米沃齊。傳說他曾至藏中眾多勝地,收伏鬼神。

  在西藏最早的大王“夏赤贊普”時代,苯教就很盛行了。“夏赤贊普”大王更是創興苯教的始祖,據《世系明鑒》記載:苯教始盛于聶赤贊普。

  2,苯教的經典

  苯教的經典有:《圓滿寶金論》《光明輪要門》《傳心直指白書》《八界抉擇書》《雍中十地道位書》《黑病書》《黑禳解法》等。法事類有:三百六十種禳祓法、八祈禱法、三百六十種超薦亡靈法、八十一種鎮邪法等。

  苯教的經典中,亦有無常、業果、慈悲等知識,亦建立五道、十地、三身等的理論。還有很多灌頂、住律儀三昧耶戒、開光、火施、壇城、超度亡靈道場等,類似西藏密宗的作法。

  3,苯教的派系以及教義。

  苯教的教義內容,因為派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苯教的派別大致分為三種:

  (1),篤苯。

  篤苯的教徒,能夠和鬼神打交道,知曉什麼地方,有什麼鬼神,這些鬼神,能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禍福,如何祭祀鬼神、企福等。

  (2),伽苯。

  伽苯的教徒,能夠超度亡靈、凶煞,鎮壓妖厲,能以占卜預測人的禍福,有的還會一些巫術,例如:有的巫師能夠,騎在大鼓上遊行飛行,使用鳥的羽毛將鐵斬斷等。

  (3),局苯。

  局苯的教徒,將一些苯教的經典,埋藏在地下,再自行掘出,名為“伏藏”,後期,在苯教和西藏密宗鬥爭尖銳的時候,局苯的教徒,將密宗的經典,糅合進苯教的經典中,將這些經書,埋藏在措昂哲鄔穹的岩山下,再作出掘發伏藏的樣子,將其掘出,傳播。

  4,苯教的作用。

  苯教主要是從事占卜、祈禱、降神、捉鬼等活動,本質是一個充滿巫術、巫師的宗教,苯教在遠古的西藏,有著極為廣泛的社會基礎。有關苯教的歷史作用,不僅僅是下能鎮壓鬼怪,上能祭祀天神,中間能興旺人家,而且,苯教還是古代西藏的王權,還是治理國家的工具。

  《紅史》記載:西藏最早的大王夏赤贊普,命才米辛氏之木傑翻譯苯教。苯教在夏赤贊普年代,就已經很興盛了。在其後的布德貢傑執政期間,苯教更是大為興盛。

  據《土觀宗派源流》記載:考諸王統記:“從聶赤贊普至赤吉脫贊之間,凡二十六代均以苯教治理王政。”所以苯教可以說是西藏的原始宗教,是西藏自有的宗教,在表像佛教進入西藏以前,上至君主、大臣貴族,下至普通百姓,都信仰苯教,乃至藏王以苯教治理王政,所以苯教的影響,可謂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5,為什麼要在此以大量的篇幅介紹西藏的苯教?

  松贊干布以前的西藏,境域狹小,至松贊干布,才擴張疆土,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松贊幹部征服了諸多部落,必然要在文化思想上,建立一個全新的、統一的意識形態,以此在思想上,也確保統一。恰好,作為新傳播來的宗教——密教,密教的教義,滿足了松贊干布利益集團的要求。松贊干布雖然在藏地,被神化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可是,究其實,松贊干布就像我國古代扶持佛教的皇帝一樣,只不過是將密教視為維護其王權統治的工具而已。

  吐蕃王朝大量引進密法的目的,是想通過發展密教,利用密教的神通廣大的“護法神”來打擊“苯教”的神,並進一步來打擊借助“苯教”反對吐蕃王朝統治的大臣、貴族、以及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吐蕃統治西藏時期,內部有反對吐蕃王朝統治的大臣、貴族的異己勢力,他們結成不同的利益集團,威脅吐蕃王朝的統治;外部,各個被吐蕃王朝武力征服的部落,以及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他們始終不甘心處於被統治地位,時常製造暴亂。這些反對吐蕃王朝統治的利益集團,大都是信仰西藏自有的宗教“苯教”的,他們在反對吐蕃王朝的統治時,都會利用苯教作為招牌,藉以團結平民階層,擴大自己的力量。於是,吐蕃王朝和反對其統治的大臣、貴族、以及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之間的爭奪權利的鬥爭,往往在形式上,通過“密教”和“苯教”之間的鬥爭,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

  第二節 藏傳“佛教”的前弘期——吐蕃王朝時期

  自西元629年松贊干布即位後起,統一鄰近諸邦,建立部落大聯盟的吐蕃王朝,到西元841年朗達瑪被殺,吐蕃王朝崩潰為止,其間共傳十一位贊普,統治約二百餘年,稱此一時期為吐蕃王朝時期。

  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迎娶文成公主。

  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松贊”在位的時候,他所征服納入治下的達被、工布、娘希等地區,由於尚未建立贊普的堅固的統治勢力,致使原來的奴隸們互結惡緣,相互侵襲,遠離悉補野的象雄和犛牛蘇毗等一些小邦或部落聯盟以前只承諾為所屬臣民,實際上未作悉補野的臣民,一旦有機會他們立即反叛。同時,從外部發起大規模的反叛活動之時,祖父時的一部舊臣也蠢蠢欲動,出現反叛的跡象。甚至一些心懷巨側的內侍與敵人聯繫,向“朗日松贊”進毒食,“朗日松贊”遇害。這時,年滿13歲的王子松贊干布,被娘芒波傑尚囊、噶爾芒相松囊等大臣擁立為贊普,坐上了王位。

  松贊干布是一個非常強悍的君王,他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他沒有退怯,反而表現治亂的才幹。《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王子松贊幼年親政,先對進毒為首者斷然盡行斬滅,令其絕嗣。之後,再次征服了吐蕃東北部的蘇毗國。再後來,松贊干布親自出巡北道,未用一兵一卒,迫使北面的漢人和吐谷渾人朝貢納稅,從此將吐谷渾納入治下。松贊干布在先人兼併部落的基礎上,終於統一了吐蕃,逐漸強大起來。

  松贊干布為了保持全境安定,他與眾臣商議,將首都遷至伍茹下部(今拉薩河下游)。

  松贊干布執政期間,還命令大臣創造了至今藏族仍在使用的藏文,隨後建立的吐蕃社會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松贊干布在二十三、四歲時,迎娶了尼泊爾的赤尊公主,赤尊公主的嫁妝裏面,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佛八歲時候的等身佛像。隨後,松贊干布又迎娶,唐朝唐太宗的公主——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出嫁時,帶來了一尊十二歲時的釋迦牟尼佛的等身像,還隨身帶來了許多有關天文曆法五行經典、醫方百種和各種工藝書籍。松贊干布為了放置佛像,修建大昭寺、小昭寺。這是有關西藏出現“表像佛教”(具有佛教的一些形式)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松贊干布對“佛教”抱有支持的態度,他甚至派宰相突密桑波等十九人,假道尼泊爾遠赴印度那瀾陀寺學習。

  松贊干布統一西藏以後,在西藏推廣“佛教”,為的是統一意識形態,鞏固王權。這自然遭信受苯教的異己大臣、貴族,以及被征服的部落首領的強烈反對。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松贊”就是被叛亂分子毒死的,乃至松贊干布的許多親屬都背判了他。所以,不難想像,在松贊干布剛剛統一西藏的數年時間,這些異己大臣、貴族,以及被征服的部落首領,會借助苯教和佛教的衝突,大作文章。因此,據《唐書》及《敦煌本歷史》的記載:松贊干布在34歲的時候,就死了。關於松贊干布的死因,《白史》所載的苯教典籍《降瑪》中說:松贊干布因僧恨苯教,故他只能活到36歲。這不就是暗示他的死是由苯教徒施法謀害的嗎。

  二,藏王赤松德贊大力推廣密教,排斥漢傳佛教。

  松贊干布以後經歷——芒松芒贊、都松芒布吉二王,王位傳到“赤德祖贊”這一代,藏王“赤德祖贊”,娶江摩•赤尊為妃,生子名叫“江察拉溫”,“赤德祖贊”遣使臣,攜帶聘禮,前往唐都,向唐中宗李顯求親,李顯遂答應將女兒金城公主嫁給“江察拉溫”。唐中宗景龍元年710在迎娶金城公主來藏的期間,王子“江察拉溫”被仇人刺死,金城公主遂嫁給“赤德祖贊”。742年,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生子——“赤松德贊”。西元754年,赤德祖贊駕臨羊卓紮蔡,被大臣巴吉桑東贊與朗彌素二人所殺。

  赤德祖贊死後, 13歲的赤松德贊就即位了。由於赤松德贊很年輕,按照當時的吐蕃制度,王子幼時,多由舅家出來代為輔政,稱為向倫(舅相),權力很大。因此雖然赤松德贊已經即位,但是,政權其實是由其母舅“春巴吉”(稱為“馬向”),代攝政務。

  松贊干布時期,佛教開始在吐蕃傳播。經過芒松芒贊、都松芒波吉兩代,到了赤德祖贊時期,佛教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原始苯教在吐蕃人們的心裏根深蒂固,多數人對佛教持有排斥態度。代攝政務的馬向,權力很大,馬向藉口社會上出現的不詳之兆,皆由信奉佛教所致。於是,馬向就下令,只准人信苯教,不准信佛教,違者財產充公,流放遠方,開始毀滅佛教。赤松德贊執政以後,利用佛教殘餘的一些勢力,剪除了馬向,同時宣佈廢除前頒禁佛命令。

  在赤松德贊打擊異己勢力的當年,出現了一些自然災禍,在民間造成了騷亂。一些大臣以及所屬的百姓,都認為是因為倡興佛教,而遭到鬼神的報應。赤松德贊為了降服這些鬼神,同時為了徹底的打擊苯教,於是,從印度迎請了密教的大師寂護來到了西藏。寂護觀察了當時的西藏的形勢以後,對赤松德贊說:“王之歷代先王,雖修建寺廟,塑造佛像,但是沒能降服藏地的邪惡鬼神,因此先要以猛烈的咒術,降服鬼神。”由於寂護的法術有限,所以寂護向赤松德贊推薦了自己的妹夫——蓮花生,建議赤松德贊迎請蓮花生進藏。

  蓮花生出生於印度西北部的烏仗那。烏仗那,是現在巴基斯坦西部的卡普利斯坦。蓮花生就是那裏的一位王侯“英迪布拉”的兒子。蓮花生年長以後,與寂護的妹妹曼達娜娃結了婚。蓮花生曾經在當時印度的密教續部的中心地——薩護羅修學,作為密教學者,活躍於那爛陀等地。蓮花生應邀入藏後,與寂護合作,沉重的打擊了苯教勢力。蓮花生以咒術,驅動密教裏面的護法鬼神,降服了苯教的鬼神。據說所降伏的鬼神共有八部:瘟神、山神、地神、本土神、游神、龍神、獨腳鬼、作崇鬼等,均系苯教所崇奉的神祇。蓮花生以密咒降服了苯教的鬼神以後,又為赤松德贊,修建了桑耶寺。接著,赤松德贊又從印度請來說一切有部的十二名僧人,並由他們協助寂護剃度了七名藏人出家。這是西藏人出家受戒的開始。

  蓮花生則向藏王以及幾個藏族僧人講授密教的秘義,以《空行母火焰熾盛咒》等密教續部的經典為講義,還翻譯各種密教典籍,竭盡全力在西藏傳播密教。此時參與翻譯經典有寂護、無垢友、佛密、靜藏、清淨獅子等人,在大量翻譯密宗的經典以外,也翻譯了一些顯教的經典。印度的密宗,在西藏由於得到赤松德贊王的大力支持,於是密教在西藏得以迅猛的發展。

  由於苯教的勢力仍然很大,蓮花生等密教的祖師,為了防止苯教捲土重來,再破壞密教,於是將密教的經典密續及修持方法,藏在一些密封的箱子內,分別埋在山岩裏面,希望後代的人能夠挖掘出來,再加以研習,這就是西藏密教所謂的“伏藏”。關於蓮花生上師何時離開西藏的,布頓仁波切所著的《布頓佛教史》只是記載:由於大臣們撥弄是非,後來赤松德贊送蓮花生返回印度。和蓮花生走後,寂護繼續留在西藏,後來因被馬踢傷頭部,死於西藏。

  蓮花生為了降服苯教的鬼神,常要作法來請來一些密宗的護法鬼神。蓮花生作法所建立的壇城,極為的恐怖,需要將人頭放置在架子上,將人的內臟、撐開的人皮鋪在地上,將人血灑在骷髏堆成的金字塔上,用五肉五甘露混合的阿米打(人肉、馬肉等五種肉混合的酒),來供養被蓮花生所驅動的密教裏面的那些“佛菩薩”(鬼神)。這一切,引起了赤松德贊的王妃——特•朋娃的擔心,她說,密教這不是善良的宗教,是印度帶給西藏的邪惡,如果接受這個新教,王朝將不復存在,並要求赤松德贊停止這種巫術。赤松德贊出於打擊異己的考慮,當然沒有接受特•朋娃的要求。歷史證明了她的預言,841年吐蕃王朝的最後一個藏王朗達爾瑪被刺身亡,吐蕃王朝陷入土崩瓦解、四分五裂之中。

  三,蓮花戒上師和“摩訶衍”和尚辯法,漢傳佛教被驅逐出西藏。

  在赤松德贊在位末期,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這就是來自唐朝的禪師“摩訶衍”和尚(又名“大乘和尚”),和密教的上師蓮花戒(和蓮花生不是同一個人)辯論,“摩訶衍”和尚在辯論失敗以後,被赤松德贊驅逐出西藏的事件。

  詳細的談談這次辯法的經過,據《布頓佛教史》記載:

  1,辯法的過程。

  赤松德贊末期的唐朝內地,正是禪宗大行其道的時候。所以,來自漢地的“摩訶衍”和尚在西藏,也是提倡禪宗的頓悟成佛法門。寂護死後,“摩訶衍”和尚的影響日漸擴大。據《布頓佛教史》記載:“摩訶衍”和尚主張:僅僅是以身語作善法行,是不能成佛的。當住於一無所作中而成佛。當時西藏的人們大都樂於隨“摩訶衍”和尚修學,只有伯央和壩惹達那等少數人仍堅持寂護的觀點。因此發生了兩種見行不同的爭論。當赤松德贊大王下令支持印度密教的教學,命令臣民要學習寂護的法時候,隨赤和尚修學的人們被激怒了,他們手持利刃,揚言要把凡不隨“摩訶衍”和尚修學的人全部殺掉。於是赤松德贊要求密教的上師和“摩訶衍”和尚來辯論,並且,失敗的一方從此必須離開西藏。赤松德贊在組織辯論的同時,暗中派使者去尼泊爾請來了寂護的學生蓮花戒、益西旺波。後來,在桑耶寺菩提洲設台辨論,赤松德贊王居辨台中間,“摩訶衍”和尚和弟子“厥瑪瑪”等人坐在右側,蓮花戒、益西旺波、伯央等人坐在左側。辯論開始,“摩訶衍”和尚先陳述他的觀點:“萬法都是分別心所造,作善不善業,其結果不外乎往善趣和惡趣二途,仍未解脫生死輪回,而且是成佛的障礙。譬如黑白兩雲,任何一種雲都是障蔽天空的,須都不作意,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脫生死輪回。任何也不作意、不加分別、不去觀察,即是‘無緣’,這與一時頓入十地無異。”又說:“修十度的十行法,是佛為下根人宣說的法門。”蓮花戒論師辯論道:“如你所說任何也不思想,即是舍離了‘妙觀察智’,這樣也就舍離了出世的智慧。如果僅作‘無想念’,那麼昏倒或失去知覺的時候,也就應成為證得了‘無分別’的出世智慧。最後,辯論以“摩訶衍”和尚失敗而告終。據說辯論結束以後,“摩訶衍”和尚的弟子,非常地難過,如“厥瑪瑪”因為辯論失敗而心生憂惱,用石塊捶擊自身而死。

  2,“摩訶衍”和尚辯論失利的原因。

  從辯論的內容上來看,這一次辯論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因為“摩訶衍”和尚,沒有開悟的證量,完全曲解了禪宗的“無住生心”的涵義,再加上不懂因明學,所以導致了辯論的失敗。

  禪宗之無分別心,是說真如心從來和六塵萬法不相應,真如心從來不分別六塵萬法。能分別萬法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妄心。真如心和六識的妄心同時存在,和合運作,“摩訶衍”和尚,誤會真如心和妄心的關係,想要刻意地保持妄心不去分別,以為如此,妄心就變成真心了,所以他才會寫出《禪定睡眠論》這樣誤會禪宗的論著。“摩訶衍”和尚辯論失利的原因,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如果從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來看,“摩訶衍”和尚的失敗,是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如下:

  (1),西藏吐蕃王朝和印度、唐朝的關係。

  西藏吐蕃王朝和唐王朝之間,一直相互用兵。例如:在松贊干布向唐王朝求親的時候,松贊干布為了迫使唐太宗李世民答應,還率領20萬大軍,攻打松州,唐太宗派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與之作戰,雙方打了一年多,最後唐太宗被迫妥協,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在松贊干布死後,他的孫子芒松芒贊繼承王位的時候。唐王朝抓住時機,攻打吐蕃,據說一直打到布達拉宮,後來還是“穢積金剛神,變化神兵,出而應戰”,唐兵才逃跑。此後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唐王朝和吐蕃在邊境,經常有戰事發生,乃至在唐代宗廣德元年(西元763年)十月,吐蕃以二十萬大軍攻陷長安,唐代宗被迫逃往陝州(《舊唐書•列傳》)。在唐王朝和吐蕃之間,常常兵戎相見。與此相反,藏、印關係則是一種和睦友好的氣氛,互相交換佛教僧侶和留學生,逐漸發展成了一種和平的、文化上的交往關係。

  赤松德贊支援密教的目的,本來就是想利用密教來打擊崇信苯教的異己勢力。因此,在唐王朝和吐蕃經常發生戰爭、唐王朝對吐蕃具有很大的威脅這一時代的大背景下,赤松德贊是絕對不可能讓“對手”唐王朝的佛教文化來同化自己的民族的。

  在漢傳佛教禪宗的頓悟成佛的教義,受到了藏民的熱烈歡迎,顯然這種苗頭,使得赤松德贊感到不安,赤松德贊從一開始就具有對“摩訶衍”和尚所傳的漢傳佛教進行抑壓的意圖,因此才公開下令尊崇印度密教。同時,赤松德贊秘密邀請印度的蓮花戒、伯央等人,被“摩訶衍”和尚發覺了,為了與之對抗,“摩訶衍”和尚寫了《禪定睡眠論》。

  所以,從赤松德贊大王的立場上,就已經站在了印度密教的一邊,勝負已經不能左右赤松德贊大王的選擇。赤松德贊所考慮的是,“摩訶衍”和尚在西藏的影響已經很大了,如果直接加以驅逐,勢必造成激烈的衝突,因此他需要一個藉口,當“摩訶衍”和尚辯論失敗以後,正好為赤松德贊提供了這樣的一個藉口,於是,代表漢傳佛教的“摩訶衍”和尚,就順理成章地被驅逐出西藏。

  (2),漢傳佛教(顯教),對西藏的影響極小。

  文成公主入藏以後,唐王朝和吐蕃的關係有所緩和,唐王朝因此在西藏獲得了一條通往印度的道路,有不少唐朝僧人都是經西藏到印度去的。義淨的《大唐求法西域高僧傳》中記載的去天竺的僧人中,從陸路去印度的有二十三名,其中八名就是取道吐蕃去印度的。但是,在這些僧人中,卻沒有專門滯留在西藏,從事布教活動。根據上面的敍述,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看作是吐蕃與佛教的初次相逢,那麼,在佛教最早傳入西藏的時代,形成西藏佛教的要素中,可以認為漢傳佛教所起的作用甚小,而印度佛教才是它形成的重要因素。再加上佛教本來是產生於印度的宗教,西藏密教又是以末期的印度密教為基礎形成的,在文化上就有一股崇尚印度超過祟尚中國的傾向。而且在赤松德贊時期,就從印度、尼泊爾等地聘請了不少僧侶入藏,以蓮花生、寂護、蓮花戒為首,有無垢友、覺密、法稱、勝友、施戒、淨獅子等多人,而與之相對的中國僧人,只不過是“摩訶衍”和尚以及在論法時出現的厥瑪瑪兩人。以赤松德贊為首的西藏上層人士一直都尊信蓮花生、寂護等印度僧人,這些僧人都是當時在印度的名氣很大,因此從骨子裏面,赤松德贊、以及西藏的密教上師,就有了輕視漢傳佛教的基礎。

  (3),唐王朝對此次顯密大辯論根本沒有重視,或者根本就一無所知。

  關於這次法論的記載,不見於以新、舊《唐書》為首的漢文史書,只在藏文史書中有記載。當時的唐王朝,沒有派遣國內的代表去吐蕃參加法論,只以當時在吐蕃的“摩訶衍”和尚作為唐朝方面的代表參加這場辯論。這說明,唐朝方面根本就不重視這次辯論,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場辯論的存在,或者即使知道,也沒有重視,更沒有把這次法論看作是漢傳佛教與印度密教的正式論爭,所以也沒把它作為歷史事實傳之後世。

  相反,從出場的陣容上來看,赤松德贊從尼泊爾請來了蓮花戒、益西旺波等密教上師,顯然印度、以及赤松德贊方面,是有精心的準備的。關於這次法論的結果,在《布頓佛教史》記載:密教作為西藏的國教地位被確立下來,同時禁止“摩訶衍”和尚所傳的禪宗的頓悟法門,遣送“摩訶衍”和尚回漢地,並搜集了“摩訶衍”和尚的著作窯藏起來。後來,信受“摩訶衍”和尚的弟子,行刺蓮花戒上師,蓮花戒上師因為睾丸被捏碎而死,益西旺波也由於恐怖而絕食而死。

  3,法辯對西藏佛教產生的深遠影響。

  吐蕃時期,在松贊干布統治下,文成公主入藏前後,自唐朝僧人玄照入藏以來,有許多中國僧人來到西藏。藏漢之間在佛教方面進行了種種交往。客觀的說,顯教和密教,在西藏都得到了初步發展。可是,自從這次法論以後,漢地僧人基本上被趕出西藏。以“摩訶衍”和尚為代表的當時的漢傳佛教勢力幾乎在西藏完全消失。相反,蓮花戒等人所代表的印度密教卻在西藏獲得了絕對的優勢,西藏佛教已經完全向印度密教傾斜。西藏完全成為密教“一統江湖”的局面。

  九、十世紀西藏從印度所引進的印度密教本質

  西元6~7世紀,印度在政治上處於分裂局面,出現了許多封建小國。印度教在廣大地區取得了統治地位。隨著印度教的迅速發展,印度晚期佛教,為了和印度教競爭,不得不大量吸收印度教的一些修法,於是,佛教逐漸被印度教所同化,被印度教同化以後的“佛教”,就是所謂的印度密教。如是被外道法所同化的密教,雖然還保留了佛教的教相與僧相,本質上,已經成了只有佛法外殼的外道法,而沒有佛教的內涵了。(詳細內容,請參考:《三,對西藏密宗所全盤繼承的古代印度密教之簡介》)

  如是印度的密教,經過寂護、蓮花生、無垢友、阿底峽等數百位印度的上師,前後經過幾個世紀的時間,將之引進西藏。在赤松德贊時期,漢傳佛教勢力幾乎在西藏完全消失以後,西藏所謂的“藏傳佛教”只剩下了本質是外道法的密教。也就是說,從赤松德贊在西藏驅逐漢傳佛教開始,西藏所傳播的密宗,雖然保留佛教的寺廟、佛像與僧相,雖然也翻譯佛教的經典、間或也有上師提倡修密以前要先修習顯教,雖然大小上師也說“無常、無我”,但是,就其本質內容來說上,就其所修證佛法的主體行門——加行、咒語、灌頂、脈氣、明點、觀想、無上瑜伽(男女雙修)等等來說,已經完全是外道法了。從赤松德贊驅逐漢傳佛教以後,佛教正法,在西藏已經滅絕了,直到黃教達賴喇嘛執政時期,出現覺囊派。

  4,影響西藏密教發展的兩個至關重要的人物。

  赤松德贊、蓮花生對於西藏密教的發展,可以說是兩個至關重要的人物。赤德松贊為了維護王權,打擊崇信苯教的異己勢力,而引進了密教,並以世俗的政權保障密教可以在西藏大力發展。赤松德贊,大力的推廣密教,目的是為了加強王權,打擊崇信苯教的反對吐他的大臣、貴族,以及被征服的部落首領,而引進了密教,並以世俗的政權保障密教可以在西藏大力發展。

  赤松德贊所大力支持的密教,在蓮花生寂護、蓮花生等人的幫助下,建造了密教的寺廟,剃度藏人出家作喇嘛,大量翻譯密教的經典,使得密教的教相與教義,完全具備起來,寂護、蓮花生等密教的上師,為西藏喇嘛教——西藏密宗,奠定了千餘年的發展框架,密宗在西藏,雖然經歷了朗達瑪的打擊,仍然如雨後春筍一般,迅猛地發展起來。

  第三節 朗達瑪除滅密教

  一,赤祖德贊時期,重視僧人,由僧人執政。

  《賢者喜宴》記者,赤松德贊王有4位王子:長子牟赤松波夭折,次子牟尼贊普,三子牟底贊普,四子赤德松贊。赤松德贊死後,牟尼贊普繼位。牟尼贊普在位僅一年零九個月,則被他的母親毒殺了。關於他的被害,據《世系明鑒》記載:牟尼贊普因為娶了“卜容薩”為妃,他的母親“蔡邦氏”很嫉妒“卜容薩”,就派人來殺“卜容薩”,後牟尼贊普救了“卜容薩”,牟尼贊普的母親“蔡邦氏”很氣憤,就下毒將牟尼贊普毒死了。牟尼贊普死後,他的弟弟——牟底贊普即位,即位以後,不久也被殺了,死時年僅29歲。身為藏王,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可見當時的政治鬥爭是多麼殘酷。

  牟底贊普被殺後,他的弟弟——赤德松贊即位。815年,赤德松贊去世,其子赤祖德贊(熱巴堅王)繼位。赤祖德贊生於804年,卒於836年,終年32歲。赤祖德贊在位時,重視喇嘛,並由喇嘛執政。

  赤祖德贊任用鄭喀白季雲丹為教相(職權類似宰相)。所有大小朝政,皆請決于喇嘛;所有行政制度,也都以經律為準則。在吐蕃,任用喇嘛,執掌政權,起自赤祖德贊王。赤祖德贊尊崇出家的喇嘛,每逢齋僧法會,赤祖德贊先把自己的頭巾敷在地上,請喇嘛在上邊走過,然後自己再戴上頭巾。赤祖德贊還規定:每一個喇嘛,分配給他七戶居民,讓這七戶居民,供給他的生活,使他能專一修行。於是,普通百姓出家為喇嘛,一時間成為潮流。

  由於喇嘛的權力淩駕於群臣之上,大臣和將軍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雙方的矛盾更加尖銳。《娘氏教法源流》記載:“由於赤祖德贊,用鄭喀白季雲丹為相,大小朝政,皆請決于喇嘛,對信奉苯教的大臣徵收不合理的稅收,大臣們向喇嘛施禮,喇嘛也不還禮,人民都喜歡出家,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因此,君臣、喇嘛、百姓之間,矛盾更加尖銳複雜。”

  對於大臣和百姓們反對喇嘛的行為,赤祖德贊採取了嚴厲處置的措施,《娘氏教法源流》記載,赤祖德贊制定了“手指僧人(喇嘛)的法令”:如果百姓、大臣有用手指頭指著喇嘛的,就砍斷他的手指;如果用語言嘲罵喇嘛的,則割掉他的嘴唇;如果對喇嘛怒目而視的,則剜去他的眼睛;如果盜竊喇嘛的法器的,要以80倍的財寶賠償喇嘛等,以上作為法律執行。赤祖德贊這樣極端的做法,在臣民當中,引起極大的嫉忌和反感,所以朗達瑪的滅法,也就因此而起了。

  4,朗達瑪滅佛(喇嘛教)。

  由於赤祖德贊,給予出家的喇嘛以特權,這激化了社會矛盾。先是大臣向赤祖德贊,誣大臣鄭喀白雲與王妃私通,王妃自縊而死,白雲亦被害身亡。接著,以韋達納堅為首的大臣們,進一步陰謀策劃,在鐵雞年(西元836年),乘赤祖德贊醉酒之際,將赤祖德贊的頸骨折斷,把他的面部扭向背面,赤祖德贊就這樣被害死了,終年32歲。(《賢者喜宴》記載)赤祖德贊死後,他的兄弟朗達瑪即位。

  朗達瑪,生於西元797年。《青史》記載:西元836年,赤祖德贊死,朗達瑪即位。朗達瑪從即位之年,至841年,五年之中,大滅喇嘛教。朗達瑪除滅喇嘛教的經過是這樣的:

  朗達瑪即位以後,恰逢出現天災,旱澇饑饉,疫病流行。於是,朗達瑪就搞了一次民意調查,問百姓,為什麼會出現天災,百姓回答說不知道。朗達瑪說都是因為信奉喇嘛教造成的。於是下令毀滅喇嘛教。據達賴五世的《西藏王臣記》《布頓佛教史》的記載:朗達瑪下令要出家的喇嘛,捨棄出家的戒相(比如不許穿喇嘛衣等),有不服從的,命令他們去打獵。密宗的經典,大多埋於拉薩的山中岩石下面,並毀壞所有的寺廟,並將佛像有的投入水中,大的佛像,則埋藏於沙土之中。朗達瑪既未毀壞釋迦牟尼像,也未梵燒佛教經典,僅僅是將它們藏之山中。史料記述的各種事實表明,達磨除滅喇嘛教,是採取比較溫緩和寬大的政策。

  朗達瑪滅喇嘛教的第五年(西元841年),被信仰喇嘛教的拉隆白季多吉者,用箭射殺。朗達瑪滅喇嘛教的社會背景:赤祖德贊在經濟上給每一位喇嘛配以七戶人家,讓喇嘛們以此維持各自的生活。這與其說是單純的經濟性措施,不如說是進一步將城市的統治權轉讓給了喇嘛。

  赤祖德贊讓喇嘛參與政治管理,朝廷的大小事情,都要聽從喇嘛的安排。對於這些大臣來說,赤祖德贊將政治權力從他們手中轉移到頗受自已厚遇的喇嘛手中,他們的極端不滿情緒和恐懼,是不難想像的。在赤祖德贊統治時期,由於赤祖德贊給喇嘛以各種優厚的待遇,並讓他們大力地興建寺院等,造成國庫支出的增加,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漸漸對赤祖德贊的宗教政策產生了背離,而這一現實被當時的大臣們加以了利用。於是大臣們,竭力散佈王妃昂催瑪與大臣鄭喀白雲私通的醜聞,並殺害了鄭喀白雲,王妃也被迫自殺。最後,赤祖德贊本人也在西元836年(辛酉年)被大臣巴嘉垛熱和覺若拉累暗殺。在殺掉赤祖德贊以後,又以赤祖德贊沒有繼嗣為由,擁立其兄為王,再以地震、洪水、饑荒等天災頻繁為藉口,通過朗達瑪而推行了滅佛的政策。

  然而,在當時的西藏,王位更替十分頻繁,大多年幼即位,且在位時間很短的情況極為普遍。據《紅史》記載,赤松德贊即位時年僅十三歲;其子牟尼贊普在位時間僅一年零九個月;赤德松贊即位時年僅二十三歲,在位三十二年;赤祖德贊即位時也只有十二歲,也就是說,當時的藏王大多是年幼即位,一切政治實權都分別為各大臣所掌握。所以,從根本上來看,除滅喇嘛教事件與其說是宗教性的鬥爭,不如說更直接的是豪族與喇嘛之間爭奪政治權力的鬥爭,從雙方都以政治權力為目的這一點來說,它不過是政治性鬥爭白熱化的結果。因此,朗達瑪除滅喇嘛教事件完全可以說是宗教背後隱藏著的政治鬥爭,是政治鬥爭通過不同宗教之間的紛爭所表現出來的極好例子。

  第四節 西藏密教後弘期的教派發展

  一,西藏密宗後弘期的開始。

  西元841年朗達瑪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朗德•沃松和赤德•雍登,各自佔據一塊地方,為了爭奪王權,雙方長期混戰,吐蕃國內大亂,史稱為“伍約之亂”。

  西元869年,吐蕃地方貴族和平民發動叛亂。西元877年,吐蕃各反叛勢力攻佔山南雅隆河谷,在瓊結掘毀贊普王陵,贊普王室後裔四處逃亡,吐蕃王朝滅亡。

  西元895年,朗達瑪的曾孫吉德尼瑪袞率眾逃到阿裏,其後裔在阿裏和拉達克建古克格王朝、拉達克王朝。

  西元975年,魯梅喜饒楚臣等人,在丹鬥寺跟從喇欽貢巴饒賽的弟子仲益西堅贊學習密法,然後返回西藏傳法。西元978年,魯梅喜饒楚臣等人在桑耶、噶迥寺授徒傳法,密教在西藏地區再度傳播。一般以此年作為藏傳喇嘛教後弘期開始之年。

  自從藏王朗達瑪西元841年滅法以後,經過137年,都沒有密法,到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才有喇嘛魯梅等往西康學習密法,回藏以後,建立寺廟,弘揚密教。此後直到現在(約一千餘年),西藏密教從未中斷。這一期的密教,相對前弘期而言,名為“西藏後弘期密教”。

  西藏密法法滅的時間,因地方混亂,沒有正確的歷史記載可以依憑,所以對於這一段時期的長短,各種史書有不同的說法。但以滅法的841年,復興喇嘛教的978年,是最合理的。

  二,西藏分裂時期密宗的發展。

  自朗達瑪被殺,吐蕃王室內部爭權,致王朝分裂,形成世俗和宗教的封建割據的局面。這一時期是從唐末西元842年,朗達瑪死後起,至元朝初期,密教薩迦派的上師八思巴被封為帝師,受供十三萬戶,建總制院以前,到西元1270年為止,其分裂時期,共約三百餘年。

  在此期間,西藏密宗出現空前的“繁榮”,形成了幾個大的教派,著名的有:寧瑪派(紅教)、噶當派、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

  西藏密宗進入後弘期以後,興起和分化出許多不同的教派。密教和佛教不同。佛教承認為佛佛道同,法無二味,雖然實證的法門有多種,但是修行的原理卻是前後一貫、互不矛盾的。密教在印度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產生了各種教派,有持明教、真言教、俱生乘、金剛乘、時輪乘等等。這些密教傳入西藏以後,也同樣隨之形成不同的教派。而且,西藏密宗的不同教派各個自言,依之而修,就能“即身成佛”。

  在密教的後弘期初始階段,信奉不同教派的密宗上師,前往各地講說密法,招收喇嘛,建立寺院。再以寺廟為據點,不斷的擴大勢力,於是逐漸形成了西藏密宗的各個教派。這些教派的祖師,因其學識和聲望,受到地方首領和群眾的信奉,信徒門貢獻田地、人戶、牲畜、財物作為供養,成為寺院的寺屬莊園(亦譯香火莊)。這使得一部分教派的主要寺院逐漸成為佔有土地、牲畜、農牧民戶等生產資料的領主,擁有了管理世俗事務的權利,例如,止貢巴、薩迦巴、帕木竹巴、蔡巴、雅桑巴、達隆巴等。西藏密宗在後弘期所形成的這些教派,逐漸發展成為不同的政治勢力,但是,誰也沒有統一全藏的力量。

  簡單的介紹西藏密宗的教派:

  1,寧瑪派:

  十一、十二世紀時,西藏喇嘛——釋迦逈乃、喜饒紮巴、濯浦巴等共奉蓮華生為祖師,依其入藏所傳密咒和所遺伏藏修習傳承,遂成一派。當初並沒有派名,後弘期其他教派產生後,因其遵循前弘期的舊密咒,故稱其為“寧瑪派”。寧瑪,藏語意為“古舊”,即舊派。又因該派喇嘛戴紅帽,故亦稱為“紅教”。紅教的教法以大圓滿法為主,此外,無垢友所傳的幻變密藏和心部等密法,蓮華生弘傳的金剛橛法,默那羅乞多弘傳的集經等無上瑜伽部密法也是該派的特有密法。

  釋迦逈乃,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寧瑪典籍整理出來的人,他的弟子索爾穹繼承其教法。到十三世紀,這一系的繼承人釋迦斡普把“掘藏”(意為“壽水”,似經書名),托元朝的使者呈獻給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封了他一個“拔希”(法師之意)的名號。寧瑪派以分散發展為主,與地方實力集團關係不甚密切。到十六、七世紀才有較具規模的寺廟。著名寺廟有西藏的多吉紮寺、敏珠林寺、四川西部的噶妥寺和竹箐寺等。

  2,噶當派:

  西藏佛教後弘期初期,學法僧侶中,重密法者則輕顯教,重師承者則輕經論,重戒律者則反對密法,致使教法修行次第混亂,顯密分歧。阿裏王益希沃(智光)及絳曲沃(菩提光)迎請印度密教上師阿底峽入藏弘法,仲敦巴拜其為師。宋嘉祐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熱振寺為根本道場;後形成噶當派。仲敦巴死後,其三大弟子分別傳法,又形成了教典、教授、教誡三個支派——教典派、教授派、教誡派。其中,教誡派為熏奴堅贊所傳,以恒住五念教授為主旨,以“十六明點”的修法為心要法門,自戒律至金剛乘,能於一座中一齊修行,所崇本尊為釋迦佛、觀音、綠度母、不動明王,該四本尊與三藏教法合稱“噶當七寶”。噶當派教法傳播甚廣,其他各宗教派別均深受其影響。十五世紀初,宗喀巴主要依其教義創立格魯派,因此亦稱“新噶當派”,噶當派遂併入格魯派。

  3,薩迦派:

  薩迦派是一個叫做昆氏家族的後代創立的教派。宋熙寧六年(1073年),貢卻傑波在後藏薩迦建寺弘法,後以此寺為主寺,形成薩迦派。該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故又稱為“花教”。教主由昆氏家族世代相承,分血統、法統兩支傳承。主要弘揚道果教授等教法,不禁娶妻,但規定生子後不再接近女人。袞噶寧波、索南孜摩、紮巴堅贊、薩班•貢噶堅參、羅哲堅參(即八思巴)五人被稱為“薩迦五祖”。十三世紀初,蒙古貴族的武力進入藏區時,首先和僧侶集團發生聯繫,並利用薩迦派統治西藏各地。西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薩迦派的八思巴為“帝師”、“大寶法王”,讓其當上西藏十三個萬戶長的首領,並兼管“宣政院”,這是元朝管理佛教的中央機關。為了便於統治,元朝分藏區為藏衛、喀木、青海三屆行政區域,建立了一整套政教合一的行政制度。薩迦派對擴大和鞏固元朝在青藏這一廣大地區的疆城,起過積極的作用。十四世紀後期,薩迦派的仁達哇•薰努洛追(西元1349年~1412年),他在西藏密教史上,是介於布頓•仁欽朱和宗喀巴之間的一個重要人物。密教各派所重視的月稱的《入中論》和《中論明句論》這一派的學說,幾乎是失傳了,由於薰努洛追的傳揚,才得以發揚光大。他還是是宗喀巴在“顯教”方面的主要師傅。薩迦派在密教方面分三個支派:翱爾支派、貢噶支派和擦爾支派,這三支派都是由八思巴的侄孫喇嘛丹巴索南堅贊傳下來的。

  4,噶舉派:

  噶舉派傳承的“金剛持佛親日”所授的密咒教義。因該派喇嘛穿白色僧裙和上衣,故稱"白教"。噶舉派是十一世紀時期的瑪爾巴(西元1012年~1097年)上師創立的。先傳米拉日巴(西元1040年~1123年)、再傳達波拉結(西元1079年~1153年)。該派主要學說是月稱派中觀見,所修的是大手印。噶舉派是藏傳密教中最早採取“活佛”轉世傳承制度的,後建立黑帽系和紅帽系兩大“活佛”轉世系統。同時,此派支系眾多,主要有達波噶舉和香巴噶舉兩大傳承。瑪爾巴、米拉日巴、達波拉結傳下來的為達波噶舉;瓊波南交(西元1086年~?年)傳下來的為香巴噶舉。黑帽系和紅帽系與元代以來歷代中央政權關係密切。在明代,噶瑪噶舉的黑帽系活佛,接受了明朝封給 “大賓法王”的封號。

  達波噶舉的創始人達波拉結,他的四個門徒又創立了達波噶舉的四大支派,即都松欽巴(西元1110年~1193年)所創立的噶瑪噶舉,是四大支派中最大的一支,西藏密教的“活佛”轉世制度,就是十三世紀時,由噶瑪噶舉支派首創的;十二世紀中葉所創立的蔡巴噶舉,後衰落,寺院併入新興的格魯派,不復單獨存在;而十二世紀建立的拔戎噶舉,不久,因家族內部爭端而衰亡,達波拉結的門徒帕木竹巴(西元1110牢~1170年)創立帕竹噶舉。不久,山南地區的封建農奴主朗氏家族,篡奪了這一教派的領導權,逐漸發展成為西藏最大的一個地方勢力。西元十三世紀中葉,帕竹是十三萬戶之一;十四世紀中葉,帕竹噶舉取代了薩迦派,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權,直到十七世紀初葉。以後,實力漸衰,寺院也都併入格魯派,而帕竹噶舉亦從此消失。帕竹噶舉的創始人帕木竹巴有八個門徒,他們又分別建立了八個小支派。到解放前後,止貢、達瓏、主巴三派仍然存有一定勢力,另外五派即雅桑、綽浦、修賽、葉巴、瑪倉等,都早已先後消亡。

  三,西藏密宗的各個教派之間,教派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西藏密宗的這些教派,種類繁多,所教授的密法各個不同,在西藏不同的地區,各有各的勢力。不同教派各霸一方,自我標榜,門戶之見頗深,勢不相容,政爭與教爭糾纏在一起,相互征戰不休。到十三世紀初,元朝統一西藏各地以後,由薩迦派執掌西藏的政權,這種局面才基本上結束了。到明初宗喀巴創立格魯派時,各派寺院已遍佈西藏、青海各地。僧俗聯合,政教合一的制度,對藏、蒙古、土、裕固、納西等民族的歷史,帶來深遠的影響。

  明朝對青藏地區的統治,大體上仍沿襲了元朝劃分三個區域的辦法,不過又有了新的發展,即把僧俗官職納入地方體制之中。一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世襲土司制度,另一方面對高級喇嘛封賜各種尊號,形成一套僧官制度。明永樂時封噶舉派哈立麻為“大賓法王”,封薩迦派昆澤思巴為“大乘法王”;宣德時封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絳欽卻傑為“大慈法王”。另外還封了“闡化王”、“贊善王”、“護教王”、“闡教王”、“輔教王”,通稱“八大法王”。還封了兩個“西天佛子”,九個“灌頂大國師”,十八個“灌頂國師”及若干個“國師”,“禪師”,“都綱”等僧官。在封建王朝的支持與宣導下,西藏、青海等地的密教越來越盛行,正如青海《西寧府新志》上所記載的“西寧四周皆山,番寺僧族,星羅棋佈”。

  第五節 密宗薩迦派薩迦巴家族統治西藏時期

  自西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薩迦派喇嘛八思巴為國師,1270年封為帝師。1272年設總制院,即命八思巴以帝師領總制院事。從此時起薩迦派則掌管西藏地方政權。這一時期應從西元1272年起,至西元1349年帕木竹巴絳曲堅贊突起,建立帕竹政權,薩迦的統治宣告結束為止,中經十四位帝師,二十五任本欽,共統治約七十餘年,故稱此一時期為薩迦政權時期。

  一,薩迦派取得政權

  1,西藏“十三萬戶”的由來。

  元朝統一中國以後,進行人口普查,將擁有夫妻、子女、僕人共計6人,及其生活所需的房屋、土地、耕畜等這樣的一個家庭,稱為“一戶”(霍爾堆)。一千個這樣的家庭,稱為“千戶”;一萬個家庭,稱為萬戶,10萬戶稱為一個路,10個路稱為一個行省。從“戶”到“省”,都分別有大小官員進行管理。按照以上統計法,蒙古皇帝的治下有11個行省。各行省的名稱是:元朝的都城是中書省,在外地的有河南省、嶺北省、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江西省、江浙省、湖廣省、遼陽省。西藏的人口規模達不到一個行省,但由於是國師的住地,所以也算作一個行省,這樣全國總共有11個行省。元朝的西藏,在人口普查的時候,大約總計有13個萬戶。這13個萬戶,分別是:在後藏地區,有6個萬戶:

  (1)阿裏芒域萬戶。

  (2)拉堆洛萬戶。

  (3)拉堆絳萬戶。

  (4)曲彌萬戶。

  (5)夏魯萬戶。

  (6)絳卓萬戶。

  在前藏地區,也有6個萬戶:

  (1)止貢農牧萬戶。

  (2)蔡巴萬戶。

  (3)帕木竹萬戶。

  (4)雅桑萬戶。

  (5)甲馬萬戶。

  (6)嘉域萬戶。

  在前藏和後藏之間有1個萬戶:羊卓萬戶。每一個萬戶,都有喇嘛、貴族管理。這十三個萬戶,各自的管轄範圍的大小,有很大的差異。

  薩迦款氏家族的後裔中從恰那多吉到南色堅贊的四位白蘭王和一位日章王,多數都娶有元朝的公主,並被元朝封為吐蕃三個卻喀的總管。瞭解了這些政治上的關係,我們才能懂得薩迦派為什麼能在將近100年的時期中統治西藏地方,懂得西藏和祖國之 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相關文章:
簡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 二 緣氣:(3785)

上一篇(達賴和班禪的區別) 回目錄 下一篇(簡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