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3 11:59:4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23 11:57:38   編輯部 報導

濟群法師開示問答 濟群法師 作答

當今社會的發展不外乎兩大內容:一是經濟,一是科技。


   的確,經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僅僅在二十多年前,我們的生活所需還是定量供應:需要糧票才能購買食物,需要布票才能購買衣服……兩相對照,其間的變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變化不僅表現在衣食住行上,同時也反映在城市建設方面,特別是一些沿海城市,其現代化程度和任何一個國際大都市相比都不會遜色。


   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也使我們不再感覺到時空的距離,尤其在網路風靡全球的今天,天下一家的夢想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實現。這一方面使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在另一方面,現代生活方式和傳統價值觀念之間所形成的衝突,正日益困擾著我們的心靈。
   發展又導致了激烈的競爭,並由沿海波及到內陸,由城市波及到村鎮。在今天的鄉村,田園牧歌式的恬靜風光已難以尋覓,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鄉鎮企業。競爭使今天的人變得特別浮躁,生活條件雖然有了提高,但真正感到幸福的人並不多。相反,工作中帶來的壓力,社會轉型中出現的無序,都使我們內心充滿了焦慮和困惑。


   如何才能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我們面臨的煩惱,固然起源于現實的問題,但關鍵還是取決於我們的觀念。作為組成社會的個體,我們的所作所為不僅關係到個人幸福,更影響著整個社會。今天,我想從佛法的角度,和大家談一談如何看待及使用財富的問題,這也是人生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怎樣看待財富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並享用財富。尤其在今天,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體現,社會效益的達成,都是以財富的增長作為衡量標準。但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財富的作用和過患,往往就會被它所傷害。
   那麼,佛教又是怎樣看待財富的呢?

  1、毒蛇

   在佛經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難外出乞食,看見路邊有一壇黃金,佛陀立刻對阿難說:看,毒蛇。阿難亦應聲答道:果然是毒蛇。師徒倆的對話恰巧被附近一對農民父子聽到,便懷著好奇心前來觀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趕緊將黃金帶回家中,以為這從天而降的幸運將改變他們的貧困生活。改變的確是發生了,但完全不是他們希冀的那樣。當父子倆帶著金子去市場兌換時,卻被人告到了官府。原來,他們撿到的金子是竊賊從宮中盜出,在逃跑時棄于路旁的。他倆人贓俱獲,有口難辯。這對樂極生悲的父子在臨刑時,才領悟到毒蛇的真正含義。
   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來,甚至有部分領導幹部也由人民公僕淪為以權謀私的罪犯。剖析他們蛻變的軌跡,我們可以發現,金錢是如何一步步腐蝕著他們的靈魂。如不久前發生在廈門的特大走私案,直接牽涉到各級部門的工作人員達三百多人。當那些昔日地位顯赫的特權階層身陷囹圄時,想到的是什麼?當他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時,想到的又是什麼?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正是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他們的墮落,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嚴重扭曲。種種教訓足以使我們警醒到:金錢雖然誘人,但也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所以致命,一是人類的貪欲使然,一是沒有認識到財富背後隱藏的陷阱。
   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首先是來源問題,這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視。以往的生活條件雖不富足,但在安貧樂道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人們依然能夠知足常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物質文明以其巨大的衝擊力,將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推向了功利社會。金錢的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危機感,雙重地困擾著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喪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於腦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或造假賣假,以不法手段來騙取錢財;或鋌而走險,以走私販毒來牟取暴利;或以權謀私,利用工作之便來貪污受賄……當這些不法行為和金錢結合在一起時,人們往往就一葉蔽目,知法犯法,在所不辭。
   其次,是不正確的使用。如果擁有財富而沒有健全的心智,沒有處之泰然的超脫,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蠱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說貪、嗔、癡三毒是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危機,那麼,使用不當的財富往往是引發它們的導火索。很多驟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賭,或是揮霍無度,結果使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這是因為財富使用不當引起的過患。
   第三,是對財富的執著。據有關報導,東南亞金融風波之際,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為治療這批特殊的病人,以類比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緩解他們因破產而帶來的心靈創傷。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如果將積聚財富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那麼一旦失去財富,就會失去整個精神支柱,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

  2、淨財

  佛經中也把財富當做淨財。所謂淨財,就是清淨的財富。淨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那麼,什麼樣的財富屬於淨財呢?
   首先,來源是正當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道,就是正當的謀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過勤勞、智慧獲得的財富,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後顧之憂。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要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因為欲望一旦鼓動起來,往往就難以控制;奢侈的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往往就難以放棄。和地球的資源一樣,人的福報也是有限的,過分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僅對身心有百害而無一益,更會將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對財富不能有貪著之心。無論我們貪著什麼,它都會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刃。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們貪著財富的話,那麼沒錢時我們會因貧困而煩惱;有錢時又會因為擔心財富失去而煩惱。所以我們要認清財富的實質,了知財富的無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恆的;了知財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當我們真正能夠將財富視為身外之物時,我們就不會被它所傷害。
  水能覆舟,也能載舟。財富同樣如此。財富本身並無所謂善惡之分,而是取決於它的實際用途。為富不仁者以它來作惡,慈悲眾生者以它來行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視金錢如糞土。只要是通過正當管道獲得的財富,我們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會,並且沒有貪著之心,那我們就是財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就不是毒蛇而是淨財。

二、財富與道德、修行

  對於佛教徒來說,如何將學佛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或許很多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困擾。在多年的弘法過程中,常常有信眾就類似的問題前來請教。我覺得,作為學佛的人,首先要澄清兩個觀念:一是追求財富和道德是否對立?二是追求財富和修行是否對立?

  1、追求財富與道德是否對立

   在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往往將義和利對立起來,因此很少談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數人都恥於言利,似乎金錢就是庸俗的代名詞。應當看到,儘君子固窮的清貧思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落實到生活中,還是不乏言行不一的偽君子。因為利益是如此地實際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難抵擋它的誘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則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對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羅所說的那樣:一切人類社會的經濟都依賴一普遍而又單純的原則:我願意幸福,但是我和別人一起生活,他們和我一樣,也願意幸福;讓我們尋求使自己、同時也使別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礙別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說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內涵,同樣是結合利益來說明的。《成唯識論》卷五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僅對現世有益,更能惠及未來生命;就自他雙方而言,善行不僅能使自己獲利,同時也能利益社會大眾。相反,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而無視法律的存在,只顧個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這種行為不僅和道德相衝突,從究竟意義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對立的。佛教中這樣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生活中,非法行為往往也能給人們帶來眼前的利益,或許有些無知者會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卻不會動心。因為通過非法行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暫時的,這種風光決不會長久。

   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我們的行為首先要符合法律規範,同時還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無論經商還是為人,信譽都是極為關鍵的,用現在的話說,信譽就是品牌,就是無形的資產。信譽從哪里來?就是從道德行為而來。在激烈的商戰中,能夠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而唯利是圖的投機者,必然會落得害人終害己的下場。
   因此,追求財富和道德並不是矛盾的。如果說道德是追求利益所應遵循的準則,那麼,利益就是道德行為帶來的果實和收穫。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對立

   很多人學佛後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而從事世俗勞作更是在浪費生命。這也使得社會對佛教形成了諸多誤解,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的表現,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學佛和追求財富真的不可兼得嗎?
   佛教將正當的謀生手段稱為正命,反之即為邪命。假如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財,損人利已,這樣的行為和修行自然是對立的。我們常常可以發現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學佛的同時還在繼續造作惡業,以為只要拿出部分錢財佈施或供養三寶,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從中獲得心理平衡。其實那只是他們的自我安慰而已。我們要知道,佈施和供養雖然會給我們帶來福報,但並不能因此抵消惡業,更無法改變生命中累積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之時,必須符合法律與戒律的雙重規範,用正當的手段謀取財富,這和修行並不是對立的。
   同時,我們在工作中一樣可以修行。《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法華經》也說:一切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都說明了工作與修行的統一。在我們的觀念中,往往將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事實上,那僅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而修行二字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所謂修行,即對行為的修正。我們的行為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意業,即思想的行為;一是身業,即身體的行為,一是語業,即語言的行為。凡夫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蔽,身口意不斷造作不善之業。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來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癡煩惱,從行為上不再造作殺盜淫妄諸業,進而能以無常見、無我見、無自性空性見,了知一切有為事相如夢幻泡影。所以說,時時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備了這樣的前提,所謂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使我們很容易對財富產生執著。所以說,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財富?答案並不是簡單的是與否,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眾,也有在家眾;有唯求自我解脫的聲聞眾,也有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眾。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發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 責無旁貸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首先要解決個人生計。與此同時,往往還肩負著家庭責任。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後代,為人子女者要贍養老人,這都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眾生,如果我們連身邊的親人都無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僅如此,作為公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還有相應的社會責任需要承擔。如果我們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本身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並加深社會對佛教徒的誤解。
   除了以上這些責任和義務,身為佛弟子,還要具有助人為樂的情懷。不論是儒家還是基督教,都勸導我們要有愛心。在今天這個社會,貧富分化越來越懸殊,雖然部分人已達到了小康水準,但還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在邊遠地區,不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寒而失學,不少老人因為生活困窘而晚境淒涼,這些人都需要我們以實際行動去幫助。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力,才能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提供生活保障。否則,即使有心幫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為出家僧人來說,如果傾向於出世解脫,就應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準則。早期的原始僧團,佛陀要求比丘們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坐、穿糞掃衣、吃腐爛藥。除此而外,出家後所能擁有的,不過是三衣一缽而已。因為出家就意味著對世俗生活的放棄,對物質享樂的放棄,從而排除一切干擾,將整個身心安住在對佛法的體悟中。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簡單的物質條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內心的單純。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今天的人為什麼心特別亂?就是因為生活環境太複雜了,物質享樂太豐富了,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溺於聲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儉樸的生活方式為原則。我曾去法國的梅村參觀,那是由一行禪師主持的禪修中心。雖然法國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營造的氛圍卻簡單而又自然。因為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熄滅妄想,在儉樸的生活環境中,物欲刺激相對要小得多,干擾也相對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靜下來。
   而奢華的生活,對財富的過多佔有,都會使我們的貪著越來越大,妄想越來越多,從而對修行構成巨大的障礙。尤其當我們缺乏相當的定力時,更需要以簡單的生活來減少物欲,借助環境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心。

  3、積聚資糧 廣度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與解脫道又有著不同的特點。菩薩不僅要自我完善,還要慈悲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奉行的六度四攝中,都是佈施為先,包括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施。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幫助一切為饑渴所惱的有情。他教導我們:應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可見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賺錢,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之後,才有相應的能力幫助眾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貪著之心,否則就不是菩薩的境界了。
   與財佈施相比,法佈施才能令眾生真正地離苦得樂。法佈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諦。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物質救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幫助他在社會上自強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為究竟的方式,則是引導他契入佛法,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所以說,作為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關鍵是看自己的發心,看自己是在哪一個層面上修行。如果從出世解脫的層面來說,就不應追求財富;如果想進一步發菩提心,那麼,以財富來利益眾生,也是行菩薩道的途徑之一。

四、怎樣追求財富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的,沒有農民為我們提供糧食,沒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我們將寸步難行。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一方面,我們又要通過財富去交換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學佛的人同樣需要財富作為生存保障。那麼,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1、明瞭因果

   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吉凶禍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著因緣因果的規律在發展。
   佛教講三世因果,因而對人生也要從三世因果中去認識。貫穿著三世因果的力量為業力,包括引業和滿業。引業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趣向: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地獄,或繼續為人;而滿業則決定了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所以說,人生的一切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明瞭人生因果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我們可以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為未來人生規劃美好的藍圖。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命運就是由自身行為所決定,也就不會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會帶著僥倖心理去為非作歹。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如市場的需求、致富的機遇等等。

  2、廣種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我們的生活順利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自的福報。福報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無論種什麼都容易獲得豐收;而在貧瘠的土地上,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的收穫。為什麼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並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的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對每個人來說,福報都非常重要。
   收穫是由播種而來,我們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廣種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對有恩於我們的一切,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報答,包括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和眾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們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並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三界中最勝之福因。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教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生存的技能的培養,都來自師長的教育。國土恩也是我們要銘記在心的,因為國家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眾生恩,世間生活是緣起的,要依賴各種條件,對一切有恩于我們的眾生,都要知恩報恩。我們不僅要對人類要懷有感恩之心,對哺育我們的自然也要心懷感恩。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看到太陽升起時才會有感激的心情;聽到鳥兒鳴叫時才會有欣喜的感受,否則就會忽略這一切的存在,更不會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護。
   其次是悲田,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盡自己所能幫助千千萬萬需要幫助的人。在菩薩道的修行中,利他與自利是一體的。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所付出的愛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種子。這不僅能使他人獲得利益,同時也能使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昇華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應當恭敬的人,這裏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寶。因為有佛陀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有佛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有僧團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怙,我們才能在生死流轉中獲得真實的依靠和解脫的途徑。因此,三寶對我們可謂恩同再造。我們應當以至誠的心來禮敬三寶,有一分虔誠,就能獲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3、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們還應重視今生的努力,因為福報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體現。哪怕天上會掉下陷餅來,還需要我們伸手去撿,否則也是枉然。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部分,內因需要外緣來成就。
   在今天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相應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沒有謀生的技能,即使擁有福報,也像堆在倉庫裏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開花,更遑論結果?如果我們受過專業教育,或有一門實用的手藝,就業機會就會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能以一技之長為眾生提供服務,為社會作出貢獻: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工巧明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當的技術技能,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創造財富。在《華嚴經·十地品》中,佛陀對此作了詳盡的說明:所謂文字、算術、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癲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贊詠、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鹹得其宜;金、銀、摩尼、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鹹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于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鹹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由此可見,專業技能不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增上緣。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我們有福報並且努力的話,無論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機會,都有成功的希望。

  4、如法求財

   前面說過,正命就是合理的謀生手段,也是修學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將謀生方式作為修行的內容,足見其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的黃金年齡幾乎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是最大的浪費;如果有意無意地造下惡業,就更是得不償失。
   什麼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範;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準則。在家居士必須遵循的十種善行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是必須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經中,還列舉了十種非法謀財的現象。可歎的是,這些不法行為至今仍然存在,並繼續危害著社會大眾。
   一、竊取他財:以搶劫、偷盜、詐騙等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或將拾取的財物據為己有。
   二、違法貪污:包括走私販毒、倒買軍火及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等。
   三、抵賴債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欠債不還,以不正當手段抵賴自己的債務;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閉或攜款潛逃,從而侵吞他人的財物。
   四、吞沒寄存:以欺騙性手段,非法佔有他人寄放或委託管理的錢財。
   五、欺罔共財:在共同合作中,以巧立名目、偽造帳目等方式,將共同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佔: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損公肥私。
   七、籍勢苟得:利用職權替人辦事,從中撈取錢財。
   八、經營非法:包括漫天要價、短斤少兩等不正當經營手段。
   九、詐騙投機:包括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經營方式。
   十、賭博淫業:開設賭場或色情行業以牟取暴利。
   由此獲得的不義之財,不僅會玷污我們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棄,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對為黃金所害的父子一樣,到付出慘重的代價時,已悔之晚矣。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財富。
   如法求財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正如佛陀告訴我們的: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忽怠;
   三者當儲積,以擬以空乏。
   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
   開源就是掌握各種謀生和致富的手段,節流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同時,我們還要勤修善業、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這幾點,財富就會日益增長。

五、合理的支配財富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花錢還需要智慧麼?這個世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消費管道,商店裏琳琅滿目的貨架在熱情地召喚著我們,媒體上觸目可及的廣告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和參考。但我們要知道,改善物質生活並不是花錢的唯一途徑,更不是使財富發揮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為人敬重的卻不多。原因是什麼?主要就是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在對待財富的問題上,有幾種比較典型的例子。

  1、不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類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吝嗇鬼,他們珍愛金錢超過生命。即使擁有再多,依然捨不得以財富去幫助他人,不但捨不得造福社會,也捨不得給家人使用,甚至捨不得給自己享用。這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爾扎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直到生死關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護的錢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即使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只是財富忠實的保管者而已,當他們撒手西歸之時,這些錢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所以說,身死留財,智者不為。這種以積攢錢財、守護錢財為樂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當錢財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時,不過是些毫無意義的金屬和紙片。
   另一種極端,就是揮霍無度的暴發戶。改革開放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驟然暴富,卻沒有承受這份財富的健康心態,於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揮霍來炫耀所謂的成功,沉溺於窮奢極侈的生活方式之中。他們將人生當作一場及時行樂的遊戲,覺得財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屬於自己,只顧自己拼命享用,卻不願為他人付出分毫。這樣的行為同樣為社會所不齒,因為他們只是在無端地浪費財富,也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福報。
   還有一些人,虛榮心非常強,總是花錢做表面文章。即使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添置高檔的用品,追逐時尚的潮流,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辭,這也是錯誤的生活觀念使然。在他們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體現,高檔就是價值的尺度。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無多,我們需要飲食維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們需要衣服抵禦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們為什麼在衣食無憂之後還不能滿足?因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我們吃飯,有時是為了吃給別人看,有時又是為了應酬需要而吃;穿衣也是同樣,有時是為了炫耀,有時是為了工作交際而穿。所以,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經演變為用來攀比的道具。
   還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擲,將所有家產用來作風險投資。他們不僅希望財富來得多一點,再多一點;更希望財富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而在這樣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們很容易喪失正確的判斷能力,或是受騙上當,或是投資失策,最後落得傾家蕩產的悲慘結局。

  2、合理分配財富

   如果我們擁有財富而無理財之道,那麼,十分的財富或許只能發揮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們為其所害。如何合理地支配我們的財富呢?佛陀也在經典中為我們作了具體的指導。
   財富應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開支;第二分用以投資增值,否則財富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業,一方面回饋社會大眾,一方面為自己耕耘福田。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是對於未來幸福的投資,而我們能從中收穫的,決不是有限的財富所能比擬的。
   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追求財富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而是為了要得到一種行善的工具。只有將財富當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財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那麼,人間就會充滿溫暖,許多社會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也就不再屬於我們所有;一味地積蓄財富,也未必就能屬於我們所有,因為貨幣會貶值,股票會下跌,銀行會倒閉,即使將財產緊緊地鎖在保險櫃中,又能有幾分保險係數?所以佛法認為,只有佈施出去的錢財,才會真正屬於我們所有。就像播下的種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會為我們帶來百倍、千倍、甚至千萬倍的收穫。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既是收穫者,也是播種者。只有不斷地播種和耕耘,才能使我們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為當下的人生和未來的解脫積累足夠的資糧。

六、從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

  現代人追求財富,總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以為擁有物質財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實物質財富只是滿足人生基本的需要,人生的低級需要。一個人如果只會追求物質財富,那也只能說明他的生命層次是很低的;而只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追求上的人,他的生命層次永遠都提高不上去。所以,一個人當他的物質財富可以滿足基本生存的時候,他應該進而追求精神財富。

  1、何為精神財富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影響之深遠決非物質財富可以比擬。回顧歷史,無論是古羅馬的繁榮,還是盛唐時的富足,都不再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任何物質幫助。保留下來並至今影響著我們的,是古聖先賢的精神感召,是歷代智者的思想傳統,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佛陀的一生,身無長物,居無定所,卻為我們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為我們指明了趣向解脫的道路。在他的身後,一代又一代的追隨者,都得益於佛陀留下的智慧,通過修學佛法獲得了究竟安樂。除此而外,還有耶穌為我們留下的博愛精神,孔子為我們留下的仁義教育……無法想像,如果沒有這一切,我們今天的文化會是怎樣?我們今天的世界又會是怎樣?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類同時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世界。飛鳥走獸都懂得為覓食奔忙,如果人類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生存,那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當基本生存解決之後,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更多是來自於精神體驗,它的平衡與否,正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人生經驗組成。一個擁有美德的聖賢,不論處於什麼樣的時代,都能潔身自好;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論遭逢什麼樣的人生境遇,都能從容面對。所以說,只要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有能力抵禦外界的一切干擾。

  2、精神財富甚於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是外在的,雖然我們可能擁有房產、存摺,擁有汽車、家電,但所謂的擁有,只是一份使用權或保管權而已。佛教說財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會將它們化為烏有。所以,這些身外之物是虛幻不實的,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
   我們可能會失去財富,但不會失去智慧;我們可能會失去健康,但不會失去慈悲;我們可能會失去家庭,但不會失去愛心;我們可能會失去事業,但不會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愛心和信仰也會失去的話,那只是由於我們不加珍惜而選擇了放棄,選擇了自甘墮落。我們歎息世風日下,歎息人心不古,事實上,這正是由於人們的精神世界貧乏所致。在今天,舊的價值觀被推翻了,新的價值觀卻沒有如期而至。在丟棄了越窮越光榮的口號之後,壓抑已久的物欲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無休止地激發出來。隨著社會商業化的進程,人們的貪欲空前地膨脹起來:對奢侈品的需要,對財富積累的需要,對權利和虛榮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們來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實現。俗話說,財迷心竅,當我們的眼中只剩下金錢的時候,不僅職業道德不見了,甚至倫理道德也不見了。
   在金錢掛帥的旗幟下,很多人似乎已經忘卻了精神的需求。正是這種忘卻,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的失衡狀態。為什麼今天的人對物質的需求如此迫切?對財富的積累如此貪婪?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指引,沒有崇高的理想在驅動,沒有堅定的信仰在支撐,甚至沒有道德的力量在約束。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一片廢墟之時,物質能否填補其間的空白?能否成為我們人生的無悔追求? 
   失去物質財富,只會使生活受到暫時的影響;而一旦失去精神財富,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一生,更會殃及後代。不難想像,一個精神空虛的父母會給子女什麼樣的教育?一個見利忘義的長者會給後代什麼樣的影響?所以,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未來人生,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影響到人類的發展前景。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3、法財甚於世財

   作為佛教徒來說,除了追求世俗財富而外,更要追求功德法財。什麼是功德法財呢?那就是佛法。
   在《華嚴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不僅供養如此,在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中,佛陀還處處以較量功德的方式,告訴我們法佈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所以說,無論是供養還是佈施,功德法財都遠比世間財富更為殊勝。
   我們知道,世間的資產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分,事實上,所謂的固定資產也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房產會折舊,設備會損耗,它們的使用壽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說有什麼可以稱為人生的固定資產,那麼只有功德法財才是當之無愧的。功德法財似乎是無形的,但它卻不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不會隨著生命形式的轉換而失去價值。不僅如此,這善的種子還會不斷為我們帶來豐厚的饋贈。從這個角度來說,法財對於人生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有形的錢財。
   佛經中處處強調法財遠比世俗財富的重要性。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困惑,樹立人生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生命中無盡寶藏。成就智慧,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物質財富能夠代取代的。

七、結束語

  很多人都認為,財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事實上,佔有越多就越不自由。因為欲望是被逐漸激發出來的,佔有得越多,期待和牽掛也就越多。曾幾何時,萬元戶就是富裕生活的標準。可多少萬元戶因此滿足了呢?有了一萬,就會想著十萬,然後是百萬、千萬。往往是錢越多就感覺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圍繞這個軸心運轉,從而忘卻了人生的根本。


   有個比喻說,假如把財富、事業、榮譽、地位都比作0的話,健康就是前面的那個1。否則,即使擁有再多,也還是等於0。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了掙錢毫不顧及身體。結果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那麼,健康是金錢可以買來的麼?金錢可以換來最新的藥品,換來精細的護理,但並不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為獲取財富使健康遭受的損失固然是金錢無法彌補的,但我們為謀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傷害就更難以癒合。欲望是無限的,財富卻是有限的。我們為盡可能多地佔有財富,不僅直接或間接地侵佔了他人利益,也使我們自己滋長了重重煩惱。這些內在的傷害或許不會在短時間顯現出來,但它的影響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的認識。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懂得如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