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為釋迦牟尼佛( Śākya-mūni )於西元前528年於印度所創,印度佛教美術發展的轉變與宗教哲學思想的開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研究探討古印度佛教無佛像時期象徵佛陀的菩提樹,與佛像時期釋迦牟尼佛之圖像意涵與造形變革,發覺此二種區間象徵圖像在古印度佛教歷史意義與發展所具有的開創性,是形成佛教象徵圖像的造形風格轉變之意義,蓮花在佛教是聖潔之花其與佛教藝術間的關係是值得探討。


針對研究範圍之主題:無佛像時期象徵佛陀的菩提樹、佛像時期釋迦牟尼佛、佛教代表聖潔之蓮花,進行圖像意義、圖像風格之探討,透過研究歷程所得將象徵圖像圖形轉化原則應用為創作參考元素。


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
1.菩提樹此種離開地面向上空間的成長與深入另一空間的穩紮是出自於生命本質,此種同時延伸於二種空間的生命力被古印度人認為是宇宙生命開展的象徴。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菩提樹」本為生命意象變成象徵佛陀的「智慧之樹」。


2.釋迦牟尼佛像最初出現時仍是與「佛傳圖」等佛陀的故事結合,爾後漸形成釋迦牟尼佛像獨立出現,不再依附於「佛傳圖」與故事的結合。可視為信眾對於佛陀的信仰忠誠己不需藉由任何故事性的喻示來強化其為天人間導師的神聖價值,因此獨立之釋迦牟尼佛像實已超越佛圖傳的義意。


3.蓮花也是釋迦牟尼佛誕生時出現的瑞相之一具有聖潔的深度意涵,蓮花在佛經典中常被稱為寶蓮華,因其具備寶相、吉相的特質,蓮花因從花、實、莖、葉造形都呈現優美的意象形態,富有裝飾意味,故在佛教藝術常見蓮花形成的裝飾圖案。
 





主持人
陳昭蓉


古印度佛教圖像分析與應用以菩提樹、釋迦牟尼佛佛象、蓮花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