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楊志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市)】

近日財政部與券商公會、金管會,為了證所稅鬥得不可開交。財政部一再退讓的結果,證所稅起徵點已從三百萬提高到四百萬,一般菜籃族及散戶,一年能從股票賺個三、五十萬,就要額手稱慶了,因此影響層面已縮到最小,然而反彈的聲浪依然如排山倒海,開口閉口都是「人頭戶」或轉到海外等藉口。財政部劉憶如部長全力捍衛政策之餘,不免感嘆,賺了三、四百萬,只交二十萬元的稅,有那麼難嗎?

我國七成五的所得稅是勞動所得交的薪資稅,資本利得幾乎不用交稅,不公不義莫此為甚。證券商們需不需要警察維持治安?這些費用都由勞動者負擔,公平嗎?證券交易所得是否也該分擔些?平民大眾交稅建立大眾運輸系統再買票搭公車、捷運,讓有錢人的雙B能在馬路上舒適暢行,股票大戶賺了大把的銀子,是否也該出點錢,支持一下大眾運輸系統?

若證券商公會不是反對證所稅,而是認為劉部長的方法不好,那麼提出更公平有效率,能收到更多稅,又不影響股市的方法,才是具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資本家,才可獲得社會起碼的尊敬。

我們的國家早就負債累累,任何機關都應該廉能施政,讓民眾樂於交稅,以建設國家、照顧弱勢。前財政部長專降有錢人的稅,造成國庫大幅虧空,現任部長只好設法公平加稅,政府官員理應全力支持,然而金管會身為政府機關,不但無能提出更好的證所稅徵收方法,陳主委反而帶頭反對,又是另一個最爛的官員。

巴菲特、比爾蓋茲、張榮發,或是主張加自己的稅,或是大量捐款,或是承諾身後全部財產捐作公益,是悲天憫人的資本家(passionate capitalist)。我們不敢奢望台灣的資本家都如此,至少也要符合公義原則,合理交點稅,減少些身上的銅臭味吧!

【2012/04/3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