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13:26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53-2)

第九個部分,「修次論引《寶雲經》而說,於空性義作觀察修才能趣入無相,非不作意。」正文當中,《修次中篇》亦引《寶雲經》云:「凡為心者,於尋求後了知為空,只要是心它的體性透由正理在尋求之後,就能夠了解心的本質是自性空的;次更尋求能了知心所有自性,亦知為空。更進一步的,探索心「有、無自性」的另外一顆心它的本質,在探索之後也必須要了解它沒有任何的自性,因此它的本質也是「自性空」。如是了知便能趣入無相瑜伽。」藉由正理如理的來作思擇、觀察之後,以這樣的方式了解諸法是無自性的內涵,才能夠趣入無相瑜伽。並云:「此說若先周遍觀察,方能趣入無相;亦明白說若唯棄捨作意及不以慧思擇法性,則定不能趣入無分別性。」所以一開始必須要「周遍觀察」,藉由正理如理的、完整的來作觀察,以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趣入「無相」的內涵;並且在文中有清楚的提到,如果只是讓內心「棄捨作意」(也就是盡可能讓自己的內心當中不要生起任何的想法),或者是「不以慧思擇法性」,不透由智慧去思擇法性的內涵,「則定不能趣入無分別性」。

對於以上《修次中篇》的這段文,大師做了以下的結論,此說倘若未先如理思擇而得真實性見,則定不能於真實義無分別轉。所以一開始,如果沒有辦法先藉由如理的方式來思擇,了解一切的法最究竟的本質為何?而生起真實性見,只是讓內心當中棄捨種種的作意,不生起任何的想法,是沒有辦法趣入無分別轉的狀態。

第十個部分,「支那和尚的邪說中承許,斷除作意就能趣入無分別中,必須了解修次論中破斥此理的內涵。」正文當中,《修次下篇》亦云:「經中宣說不可思議、超心境等,是破妄執唯由聞、思便能通達深義。在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次下篇》裡面提到了,佛經當中「宣說不可思議、超心境等」,在佛經裡面字面上有提到,「勝義的內涵是不可思議、而且超出心的境界」,之所以要這樣說,「是破妄執唯由聞、思便能通達深義」,是為了要破除有一些人,自以為僅藉由聞、思便能夠通達甚深的法義,是為了要破除這一點,所以提到,故說彼義唯是聖者自證,餘人難思;所以這當中「彼義」,是指勝義的內涵。「勝義唯是聖者自證」,勝義諦也好、諸法最究竟的本質也好,唯有聖者才能夠清楚的了解;聖者以外的凡夫是沒有辦法想像的,這個境界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思議,超出他們內心當中的境界,所以提到「餘人難思」;

又為破除執甚深義為諦實已非理而思,更進一步的,為了要破除執著甚深義它的本質為諦實,並且對於如此的境界作非理作意,非破以觀察慧如理思擇,並不是要破除以觀察慧如理思擇真實義的這一點。若破此者,如果破除了必須藉由觀察慧如理思擇的這一點的話,則說違背無量經教、正理。」這時會違背許多的經教以及正理的內涵。又云:「此修雖是分別為性,然是如理作意之性,對於初學者而言,一開始的觀察修,它的本質雖然是「分別為性」,也就是它的本質是分別心,「然是如理作意之性」,但是這樣的分別心在面對境界的同時是如理作意的,故能生起無分別智。因此藉由如理作意的分別心,不斷的串習之後,是能夠生起無分別智。欲求彼智,應如是修。」

此等是破支那堪布說縱不依教、理抉擇實性而求正見,然若全無作意而住,亦能通達實性。這個地方最主要是要破除,支那堪布所提出的謬論,提到說「縱使不依著經教的內涵,不透由正理來抉擇真實性,在內心當中不生起正見,但是只要能夠全無作意而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下,也能夠通達實性」,是為了要破除這樣的一個論點,了知此理極為重要。

第二個部分,「這些修持的內涵,是阿底峽等大班智達所說。」這個輔助科判的內容分二:一「噶當派的先覺解釋阿底峽的意趣」。正文當中,(83頁)彼等修習之理,昔 諸道次 教授當中亦如是說,如博朵瓦之《藍色手冊》云:「有於聞思之時,以理抉擇無性,有一類的人在作聞思的當下,以正理來抉擇無自性的內涵,修時唯修無別,但是在修的當下,他只是盡可能讓內心無所作意,別修無關空故,所以在聞思的當下所抉擇的空、跟修的當下所修的內涵,是完全沒有關聯性的。這個地方有提到聞、思、修三者,在修之前必須要對於所修的法類進行聞、思,對於所修的法,進行聞、思之後生起定解,才能夠如實的來作修行。所以這時所要修的法,與所要聞、思的法必須要能夠配合,但是這個地方,如果在聞思的時候以正理抉擇無自性,但是在修的當下,只是想辦法讓內心當中無所作意的話,其實所修的內涵與聞思的內涵是毫無關聯性的,所以提到「別修無關空故」,如是非成對治,因此僅讓內心當中無所作意是沒有辦法成為實執的對治。

是故修時亦以,緣起離一異等,修何即當觀察,所以在修的當下,也必須要藉由「緣起」以及「離一異的正因」等,不管當下修的是什麼樣的內涵?必須要透由眾多的正理來觀察諸法的本性,亦略住無分別。並且透由正理在了解諸法之上的空性之後,想辦法讓心完全的安住在這樣的境界上,而不是讓心散亂在其他的境界之上,「亦略住無分別」。此修能治煩惱,尊者弟子所許,藉由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對治內心當中的煩惱,而這一點是阿底峽尊者以及尊者的弟子們所承許的,欲行到彼岸法,此即修慧之理。所以如果想要到彼岸(也就是度脫輪迴苦海)的話,這時就必須要藉由這種方式來修行。並且在修的當下,又先修人無我,次法如是隨轉。」在兩種的無我當中,一開始必須要先修補特伽羅無我,更進一步的來修法無我。

第二個部分,「阿底峽尊者在唯識、中觀二派當中,特別讚歎龍樹父子,而且尊者的教授與蓮花戒論師是相同的內涵。」正文當中,阿底峽尊者亦云:「由何得證空,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追隨哪一位論師,才能夠了解佛所說的空性的道理?如來記龍樹,這時在眾多的中觀論師裡,必須要追隨龍樹論師的腳步,現見法性諦,因為龍樹論師他是現見法性諦的一位聖者,弟子名月稱,不僅龍樹論師本身有這樣的成就,他的弟子月稱論師也有相同的成就。依彼傳口訣,因此藉由龍樹傳至月稱,藉由月稱傳至後期的袓師大德們,藉由這種口訣教授,能證法性諦。」才能夠了解諸法最究竟的本性,也就是勝義諦的內涵。除此之外,沒有辦法藉由其他的方式來了解空性的道理。

此引導法,如阿底峽尊者所說中觀教授,此與蓮花戒論師之意趣相同,唯稍廣述。而引導的方式,就如同阿底峽尊者所造的中觀教授裡面有提到的內涵。尊者所造的中觀教授,與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次論中的內涵是完全相同的,「唯稍廣述」。對於這四個字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第一種解釋方式,蓮花戒論師在造了修次論之後,修次論裡最主要是要破斥支那和尚所提出來的「無所作意」的這種觀點。所以在破斥之後,蓮花戒論師他主張如果想要了解真實性,是必須要藉由正理去思擇、觀察之後,才有辦法了解真實性的內涵。這一點與後期阿底峽尊者所造的中觀教授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阿底峽尊者所解釋的方式又更廣了一些,所以「唯稍廣述」的第一種解釋方式,是以阿底峽尊者的角度來作解釋。

第二種的解釋方式,是以大師的角度來作解釋。如何以大師的角度來解釋呢?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提到,西藏在前弘期的時候,有蓮花生大師以及靜命論師等諸多的聖者來到了西藏,並且弘揚空性的教法。但是由於蓮花生大師,他自己本身已經生起了圓滿次第,他自己本身的成就是相當的高深、而且難以預估的,所以這時他所提出來的空性的見解,後期的弟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誤解,會誤解為是「在面對境的當下,不需要有任何的作意」。

對於這一點我們昨天也有提到,對於一位生起圓滿次第的成就者來說,在修學空性的當下,最主要是以「止修」的方式來作修習,而不是以觀修的方式。所以很多人會誤解這個內涵,以為在修學「真實性」或是「空性」的狀態下,內心是不需要有任何的作意,而提出了「無所作意」的這種觀點。所以蓮花戒論師在他所造的修次論當中,最主要就是要破除這樣的一種觀點,並且在破除之後,提出了必須藉由正理思擇、觀察才能夠了解真實性的內涵,並且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論典也是如此的陳述。所以對於這個內涵,大師在他所造的中觀論著裡面,非常清楚的提到「蓮花戒論師是如何的破斥支那和尚所提出來的觀點,而阿底峽尊者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告誡弟子該如何的來修學真實性的道理。」所以在這個地方「唯稍廣述」,可以用兩種的方式來作解釋。

第三個部分,「修持的前行與結行的差別」。正文當中,如是修觀之時,於六加行法、正行、結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尤應遠離沈掉而修之理,應如前說而作了知。在正式的修學毗婆舍那的時候,「六加行法」的內涵在之前已經介紹過了;而「正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毗婆舍那?這在之前的章節裡面也有提到;「結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這些部分在之前下士道的一開始,也都有為各位介紹了。「尤應遠離沈掉而修之理」,並且更進一步的提到,在正修的當下,如同之前在奢摩他時,有介紹到必須要遠離沈沒以及掉舉的方式來修,「應如前說而作了知。」

卯四、由修所成毗婆舍那之量

    第四個科判,「由修所成毗婆舍那之量」,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五:一「說明以觀察修生起輕安時,便能成辦毗婆舍那。」正文當中, (84頁)如是若以善觀察慧思擇而修,直至未生如前所說之輕安前,皆為隨順之毗婆舍那,藉由善觀察慧如實思擇來作修習,直到還未生起如前奢摩他時所說的輕安之前,皆為「隨順之毗婆舍那」,在還沒有生起如同之前在奢摩他時所提到的輕安前,不管你怎麼修,你所修學的法不過是隨順的毗婆舍那;生輕安已,即是真實毗婆舍那。透由觀修的內涵,進一步的藉由觀修的力量,在內心當中生起輕安的那一剎那,這時我們所修的法稱為「真實的毗婆舍那」。輕安之體性與生起之理,皆如前說。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輕安」,對於輕安的定義、以及生起的方式,就如同之前在奢摩他時所介紹的內容是相同的。

第二個部分,「只有奢摩他的輕安是不夠的」。正文當中,又此即是得奢摩他並無退失,亦有由彼所引輕安,故非僅有輕安即可。對於修學毗婆舍那的這位行者而言,在還未修學毗婆舍那之前,他的內心當中是已成辦了奢摩他的一個人,並且在成辦了奢摩他之後,奢摩他的功德並沒有退失。「亦有由彼所引輕安」,由於這位行者的心續當中有奢摩他的緣故,因此在他的心續當中,是有藉由奢摩他的功德力所生起的輕安,「故非僅有輕安即可」,但是只有奢摩他所引的輕安,是不是就代表這位行者他能夠成辦毗婆舍那?並不能。若爾,為何?

如果光藉由奢摩他所引生的輕安,並不能夠成辦毗婆舍那的話,在提到「成辦毗婆舍那之量」的同時,所講到的「輕安」又是什麼樣的內涵呢?若能由觀修力引生輕安,即成毗婆舍那。在之前藉由奢摩他所引生的輕安,跟這個地方我們所要強調的輕安,它的內容是不相同的。這個地方,如果想要成辦毗婆舍那的話,必須藉由觀修的力量來引生身心的輕安。如果能夠藉由觀修的力量來引生身心的輕安,在引生身心輕安的這一刻,就能夠獲得毗婆舍那。緣盡所有與如所有之二種毗婆舍那皆同。所以不管所緣境是「盡所有」還是「如所有」,在成辦毗婆舍那之前必須要先生起緣境的奢摩他,透由緣境的奢摩他,能夠引生身心的輕安;並且更進一步的,以奢摩他作為基礎,透由善觀察慧,如實的觀察境界的本質,並且在最後透由觀修的力量引生輕安的時候,這一刻才是生起毗婆舍那的時間點。

第三個部分,「如此安立的依據」。正文當中,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中云:「世尊,若諸菩薩直至未得身、心輕安之前,於所善思彼等諸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應名為何?在這個地方有提到,如果菩薩他的內心當中還沒有生起身心輕安之前,(這個地方所提到的身心輕安,是藉由「觀察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身心輕安),在還沒有生起這一種的身心輕安之前,「於所善思彼等諸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這時所思惟的諸法,它是我們內心當中奢摩他的「所行」(也就是奢摩他的境界),因為在還沒有生起毗婆舍那之前,行者的內心當中已成辦了奢摩他,因此對於觀修的對境(也就是所思惟的對境),這樣的對境是內三摩地的境界,這當中的「所行」,指的就是內三摩地的境界。

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影像」的這兩個字?這當中的「影像」最主要指的是,內在的三摩地它的對境,最主要是緣著境的「義共相」,也就是緣著境界的「影像」。比方說如果是緣著佛像、佛身來練習奢摩他的話,這時奢摩他的「對境」,最主要是面對著佛像的「義共相」(也就是佛像的影像)。這個地方最主要在遮止「修學奢摩他,並不能夠透由眼知來修學」,眼知所面對的境,是真實的境界,也就是它能夠非常清楚的看到對境;但是修學三摩地、修學奢摩他,並不能夠以眼知的方式來修學,必須在內心當中憶念起境界的影像,藉由緣著境的義共相來修三摩地的內涵。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內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對著如同影像般的境,在作思惟的當下,如果沒有辦法生起「觀察修」所引生的身心輕安的話,「如是作意應名為何?」這樣的作意應該取什麼樣的名稱來稱呼它?

慈氏,此非毗婆舍那,是名與隨順毗婆舍那之勝解相應。」這樣的作意,並不能夠稱為毗婆舍那,這只不過是與毗婆舍那之勝解(這當中的「勝解」是指心所的勝解),這只不過是與隨順毗婆舍那之勝解心所相應的一種法類,簡單的來說,簡稱為「隨順的毗婆舍那」。《般若波 羅蜜多 教授論》中亦云:「彼得身、心輕安,即安住此,次於所思之義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勝解觀察,直至未生身、心輕安之前,是名隨順毗婆舍那之作意;若時生起輕安,如果藉由觀察修的力量能夠引生身心的輕安,爾時則名毗婆舍那。」

所以之前我們有提到,支那和尚他在閱讀《解深密經》時,他並不認同《解深密經》是佛所宣說的一部經,因為在《解深密經》裡面有清楚的提到「作意思惟」這幾個字。就如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段文,正文裡面非常清楚的點出,「於所善思彼等諸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所以這時在《解深密經》裡面非常清楚的點出,如果想要對「真實性」有所體悟,生起毗婆舍那,這時必須對於境界如理的來作思惟。

第四個部分,「以觀察修引生輕安之時,能引堅固的三摩地。」正文當中,(85頁)若由自力能引輕安,則亦能引心一境性,在講述奢摩他的同時,有提到如果能夠藉由自己本身的力量,讓內心當中生起輕安的感受,「則亦能引心一境性」,這時也能夠引發我們內心當中專注於一境的三摩地,故由各別觀察之觀察修以其自力能引奢摩他者,此是於前已得奢摩他之功德。所以藉由觀察修的力量,更進一步的引生輕安,讓我們的內心當中也能夠處在「心一境性」的狀態下,「此是於前已得奢摩他之功德」,這一點是因為在還沒有成辦毗婆舍那之前,已經成辦奢摩他的緣故,所以以奢摩他的基礎,縱使是藉由觀察修的力量,還是能夠成辦奢摩他。所以對於沒有成辦奢摩他的人而言,如果以觀察修的方式,並沒有辦法單藉著觀察修的力量而引生奢摩他,所以這一點「在成辦毗婆舍那的時候,能夠藉由觀察修引生輕安」的這一點,是在之前已經獲得奢摩他的一種功德。

第五個部分,「不能誤解此義」。有一些人會有以下的誤解,認為在修奢摩他的當下,是以「止修」為主;但是在修學毗婆舍那時,是以「觀修」為主。如果以「觀修」為主的話,是否會讓心在對境的當下,住分減少呢?其實不能夠誤解以上的內涵。正文當中,如是善成奢摩他者,如果在內心當中已經成辦了奢摩他的功德,縱以觀修亦能令成勝奢摩他,不要說是藉由止修的力量能夠成辦奢摩他,更進一步的,透由觀修的力量也能夠成辦奢摩他。而且透由「觀修」的力量所成辦的奢摩他,甚至它的力量更超出藉由「止修」的方式所成辦的奢摩他,故不應執凡作觀修,則令住分減少。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們的內心當中不要有誤解,不要認為說只要心在對境的當下,修學的方式是以觀修來修學的話,這時就會讓內心當中的住分減少,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備註 :